9月5日,州博物馆研究员安英新告诉记者,位于尼勒克县喀什河南岸奴拉赛沟中的古铜矿遗址,如今是新疆境内保存最好、年代最早的一处铜矿遗址,包括采矿遗址和冶炼遗址,也是欧亚大陆上唯一的一处通过添加砷矿物来冶炼高砷铜合金的古矿冶遗址。所谓的冰铜就是铜与硫的化合物,根据其含铜量的不同,有白冰铜、高冰铜、低冰铜之分。当时的塞人已经认识到了铜与硫亲和的属性,掌握了利用火法冶炼生成硫化铜的技术,经过进一步冶炼得到含铜品位更高的铜锭。
如今,这些从伊犁发掘出的青铜器和白冰铜锭陈列在州博物馆内,仿佛在述说当年塞人冶炼铜的场景,矿工们在矿井下用木炭烧铜矿,烧到一定的温度再用冷水泼烧热的矿壁,使矿石炸裂崩落,然后把矿石运到洞口进行初步加工提炼。矿石经粗炼后就是白冰铜锭,铜含量可达60%左右。正是这些铜锭为伊犁青铜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显示了伊犁游牧文明青铜冶炼技术的辉煌成就。
转自:http://news.ts.cn/content/2013-09/06/content_8667775.htm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紫叶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