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祝永亮  帽子  136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城事旅游 » 正文

且末在沙漠打造碧水蓝天 “生态包袱”变为投资热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5  浏览次数:237
核心提示:在沙漠里建游泳馆,水上乐园,沙漠公园,民俗展览馆,胡杨林风情园等,开发沙漠特种旅游项目,让八方游客领略且末大漠风情、体验且末民俗风情……这看似遥远的梦想,随着且末沙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即将成为现实。
      在沙漠里建游泳馆,水上乐园,沙漠公园,民俗展览馆,胡杨林风情园等,开发沙漠特种旅游项目,让八方游客领略且末大漠风情、体验且末民俗风情……这看似遥远的梦想,随着且末沙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即将成为现实。

    且末县三面环沙,年降水仅17.8毫米,年浮尘天气达90多天,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最近的流动沙漠与县城仅一河之隔,距县城中心不足2公里。每年都在上演着“大风起时沙飞扬,风沙弥漫不见天”的景象。

    去年,一篇《亚欧博览会且末县的“卖沙经”》的新闻让“玉城”且末县走红。今年亚欧博览会,且末县的沙产业因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再次成为投资商瞩目的焦点。河北长衡林业种植公司慧眼识珠,成功与且末县签约投入两亿元巨资,在且末发展沙产业。新疆神龙红皮干草种植有限公司也计划投资一亿元与且末县达成一万亩干草种植治沙项目。

    “将万里黄沙变成万两黄金。”且末在中国西部最大的经贸盛会上卖沙子,将昔日别人眼中的“生态包袱”变为生态财富。且末县独树一帜,引得四方瞩目,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举动,源自且末县多年与黄沙博弈的经验累积。

    从1998年起,且末县成立了防风治沙工作站,同时启动河东风沙前沿地带治沙工程,建立了“四线一果一点”的且末特色防沙治沙治理模式。

    在实施宏伟的“治沙大业”的同时,且末也在实施向沙漠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防沙治沙新政”。

    2009年,河东梭梭等治沙植物的根部接种肉苁蓉获得成功。2011年,在防沙林间覆膜试种酸枣、籽瓜喜获成功。2012年,成功试种枸杞、花生。按照规划,今后且末县将以每年3万亩的速度,向沙漠进军,力争在10年之内完成河东治沙30万亩的造林计划,同时还配套设置肉苁蓉、沙棘、林下养殖等生态经济型产业。

    经济效益显著的沙产业引来了众多商家。且末河东数万亩沙漠一跃成为国内众多治沙大鳄眼中的热土,纷纷“圈沙建园”。一些民间资本也争先恐后介入,打破了过去治沙一味靠国家的旧模式。

    十余年间,且末县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制定实施在沙漠中开展植树造林、种植、养殖的用地免征地方税、土地出让金,出让期限70年,减免税收,以奖代补等多项治沙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个人参与防沙治沙等多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沙漠药业植物等,以产业化的方式绿化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区域,正在实现沙漠的“绿化—转化—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茫茫沙漠中,一条金色的致富之路被勇于探索的且末人铺就,通过招商引资建设、股份制经营、单位认领、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干部参股等多种经营方式让寂寞沙漠不再被世人冷落,而同时配套建设的大芸深加工企业,红枣、沙棘、枸杞加工厂及1万亩林下养殖基地,修沙漠公园,开展休闲旅游,实现了“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双赢”的目标。

    今年且末县经过精心准备,围绕沙产业筛选了一批生态治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项目参加亚博会,继续借助这个国际大平台,大声吆喝卖沙子。

转自:http://news.ts.cn/content/2013-09/04/content_8656599.htm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紫叶网络采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