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祝永亮  帽子  136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车相关 » 正文

“原点开发”会否改变中国汽车合资路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7  来源:新闻网  作者:程远  浏览次数:101
核心提示:“原点开发”会否改变中国汽车合资路线?

本田中国联手其两家在华合资企业广本、东本,在北京举行媒体大会,发布新的中国战略,宣称将向中国市场导入新的技术和投放新的产品,同时启动“FUNTEC”品牌宣传活动,强调将进一步实施“本土化”。作为媒体人,当时我只是觉得,这是一家企业想更多占领中国市场的谋略,至于“本土化”,不过是“旧瓶装新酒”,将“国产化”换个说法,并无多少新意。

日前,在东风本田采访,日方总经理水野泰秀,中方执行副总陈斌波、副总经理刘洪,都多次说提说媒体大会和新的中国战略,对“本土化”更是倍加肯定。经过他们的深刻解读,感觉本田提出的“本地化”,与过去所说的“国产化”,存在有实质性差别,仅仅认定这是一个企业占领市场的谋略,可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它有可能对中国合资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国产化”的由来。

在中国汽车的合资初期,是将跨国公司的成熟车型直接拿到合资企业生产,其实就是简单组装,有时甚至只是卸掉四个轮子运回来再装上,英文叫CKD或KD。这种所谓“生产”方式,中方是什么技术也学不到的。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对合资企业提出“国产化”要求,并与关税挂钩,规定国产化率达到40%时享受什么税率,达到60%又是什么税率,逼迫合资企业更多地采用国内生产的零部件。

在这种背景下,合资企业只是“照猫画虎”生产跨国公司现有车型,对付“国产化率”的办法,是跨国公司把住核心总成,其余一般零部件采用国内配套。这种“国产化”要求,对中方合资伙伴学习技术有一定帮助,但效果十分有限,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不了解研发过程,是所谓“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合资企业只是外资品牌的组装厂加销售公司,所以合资了几十年,中国汽车始终缺乏研发能力,也就发生了几年前关于“市场换技术”失败的争论。

随着中国消费者口味的提高,特别是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原来拿一个现成车型到中国直接生产的办法不灵了。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市场上销车,跨国公司把国外开发的车型拿到中国后,进行一番“适应性开发”,其实不过是变变脸,增减一点配置而已。再后来,又提出“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也就是加大一点轴距,以迎合中国人对大的喜好。到此为止,车型研发仍然是在国外进行,合资企业能够见到的还是成品车。

过去本田采取的就是这种战略,引进美国市场上一款畅销车型到中国,进行一点“适应性开发”,市场卖得不错,他们便感到很满足。雅阁、CR-V都是这种情况。

近些年来,本田车子销量在中国市场连续下滑,本田感到了危机,经过深刻反思以后,对他们的中国战略进行了重要调整,最核心的内容是提出“本土化”战略。

在陈斌波看来,不是供应商“本土”了就是“本土化”,“本土化”要从研发开始,从市场调查开始,以把握消费者需求为原点,才是真正意义的本土化。从源头上进行本土化,将加深合资企业参与研发的程度,就是在整个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什么时候出图纸,什么时候设备投入,直到最后实施阶段,合资企业都会全程参与。而过去,合资企业更多只会在D阶段,即成品阶段才开始参与。

“从源头介入,全程参与”,是本田的“本土化”与以往所说的“国产化”最本质的区别。陈斌波认为,只有通过研发本土化,才能真正带动战略的调整,因而有了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两家合资企业研发部门进一步完善的要求。

没有“从源头介入”,正是这一点“揭露”了我们合资几十年,市场拿出去,却没有换到技术的“秘密”所在,因为我们总是从成品车子入手,不了解车子整个研发过程,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干的,是所谓“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市场没有换到技术,我们总抱怨是跨国公司对我进行技术封锁,当然不排除的确有跨国公司不愿技术外流的因素,但是我们没本事承接也是重要原因,只有在完成了相应知识准备和经验积淀以后,才能真正做到市场换技术。因为事情都有其内在规律。

陈斌波的观点是,要想知道原点开发怎么做,必须跟着人家走一段,学习和模仿是必须有的一个过程。做一个车型,如果自己不能有明确的描述,研发部门就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因此,对消费潮流、趋势,包括最基本的颜色处理,都要能够有能力把握,供应商体系也要同步开发。没有人会手把手地去教你。

“从源头参与”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没有这种积累,连“照猫画虎”都做不了。当年上海大众生产桑塔纳,干了7年,国产化率仅仅只有2.7%,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一种质的变化。

我们希望市场能换到技术,但要先完成积累。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大,集聚了一批人才,完成了部分积淀,有能力去承接这些东西,能够明白“所以然”了。

现在提出“本土化”,既是形势使然,也是水到渠成。

近些年在,选在中国市场“全球首发”新车,也蔚然成风,这是不是一种“噱头”?东风本田即将上市的“杰德”,就是“首款在中国首发的全球战略车型”。

所谓“全球首发”,是以中国为“目的国”进行开发的,陈斌波分析道,“全球发布”,未必真的会在全球推广,但是,作为“首发国”,走的路是别人没走过的。

一款车设计完了,需要工艺的验证,生产能力和生产设备之间的匹配,把研发设计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正,工业化的过程也很重要。过去车子在美国或者日本研发,生产制造中发现了问题,就会进行修正,拿到中国生产的时候,可以吸取人家的经验教训,等于是把别人走过的路再走一遍,而变成“首发国”,走的路是别人没走过的,过去我们企业是没有这种能力的。

所以,越来越多的车型选在中国“全球首发”,不仅表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中国企业能力的提升。

本田的这种战略调整,特别是强调“本土化”,自然是出于它自身的竞争需要,但是如果我们将这种“从源头介入的本土化”,推而广之,成为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的普遍要求,中国汽车学到核心技术的机会是不是就会更多?就有可能会影响到中国整个合资公司的路径。

更深度地挖掘本田媒体大会的内涵,可能对中国整体合资事业会有一个推动,我们可能打造出真正的“合资自主品牌”,这个意义就大了。

转自:http://auto.gasgoo.com/News/2013/07/271051425142915.shtml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风铃网络采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