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附近拉活儿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也快撑不下去了,“打车的人少了,收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说。
在供过于求已成定局的市场环境下,面对进口煤的持续冲击,以及清洁能源的不断兴起,煤炭价格一路向下,煤炭行业也到了走下“神坛”的时候。
不过,王兴和王师傅依然不愿承认这一点。通过记者了解,王兴并没有出售煤矿另辟他途的打算;王师傅也在期盼着家里已经撂荒多年的几百亩耕地可以被煤炭企业征用,以获得数额可观的赔偿款。
“只要熬到年末用煤高峰期,情况便会有所改善”,鄂尔多斯很多人十分乐观地预期。然而,市场不景气、价格倒挂、资金短缺却令越来越多的煤炭生产、经销企业濒临生死边缘。
近日,当地一家煤炭经销企业从某国有银行获得千万元信贷资金支持的消息,着实令资金短缺的煤炭企业看到一丝希望,但这家银行信贷部门相关负责人却向记者表示,价格下跌、企业亏损,涉煤企业贷款风险较高。相应地,银行也提高了放贷门槛,一般企业很难贷到资金。
从“不赊账”到“更不能赊账”
一位知情人向记者介绍,煤炭销售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赊账,现在的规定则是“更不能赊账”。
7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镇的上湾煤矿矿区。据悉,上湾煤矿是神华集团神东煤炭集团主力生产矿井之一,核定生产能力为1300万吨/年。在长达一个小时的等待期间,记者未看到一辆运煤车辆从矿区驶出,停在道路一侧的几辆大卡车更衬托出矿区的冷清。
即便是在市场不景气的今天,提起这座煤矿,附近居民依然带着羡慕的神情告诉记者,这里普通员工每月据说都有七八千元的工资,福利也很好。
“运煤车辆真的少多了。”一位负责几家煤厂环评项目的高姓老板告诉记者。据记者了解,鄂尔多斯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煤炭通过公路运输,“曹阳线”、“包府公路”等该市几条主要运煤专线曾多次因车流过大发生严重拥堵情况。高老板说,如今包府公路上已看不到运煤车排起长龙的盛况。
早在去年,内蒙古地区金融监管部门就注意到,2012年上半年煤炭企业库存数明显上升,经营成本不断增加也进一步拖累了企业。煤炭企业存货达到了205.6亿元,同比增长44.6%;全区煤炭行业主营业务成本1293.7亿元,同比增长21.0%。与此同时,全区煤炭亏损企业数同比增长50%;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0亿元,同比增长172.4%。
上述信贷部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以前煤炭市场属卖方市场,因此煤炭企业有底气规定“不赊账”;现在虽属买方市场,但由于煤炭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生存困难情况,因此不得不要求“更不能赊账”。
2012年金融监管部门曾对全区煤炭自身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发现煤炭企业自身偿债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这也令商业银行提高警惕。其实,早在2012年上半年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煤炭行业信贷风险便有增加迹象。相关数据显示,在这一期间,内蒙古地区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煤炭行业贷款余额为31.4亿元,同比增长107.1%;不良贷款余额为0.2亿元,同比增长88.9%。
某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去年开始我们对于煤炭行业的贷款条件更为严格,只允许向市政府确立的伊泰、汇能、满世、乌兰、蒙泰、特弘等8个煤炭企业兼并主体贷款,并且不允许采用联保贷款的方式。”
从煤炭到房地产
同样是煤炭主产区,王师傅只用简短的“有钱”和“更有钱”来形容只有一桥之隔的乌兰木伦镇和陕西神木县的大柳塔镇。王师傅说,这里的人有钱,所以房子也卖得贵。
在大柳塔镇神华神东煤炭集团附近的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楼盘处,“3600元/平米”的销售广告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一直以来,由于鄂尔多斯缺乏可供投资的产业,当地的房地产业如同海绵一样吸纳了社会大部分闲置资金,导致房价不断被推高,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煤炭企业也加入了“吹泡泡”的行列。
如今,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面临的不仅是煤卖不出去的苦恼,还面临着房子卖不出的痛苦。位于鄂尔多斯东胜区的华府世家,虽然早在3年前便已开盘,至今却依然树立着房屋销售的广告牌。小区保安告诉记者,这一年来,基本见不到看房人,更不用提买房子的了。
经记者了解,该楼盘开发商正是当地某知名煤炭企业。除这一楼盘外,该企业还开发了华府岭秀、CEO国际中心等多个楼盘。由于开发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上述楼盘销售价格目前依然保持在1-2万元/平方米的高位。
涉煤企业亏损、关联产业风险高企,银行信贷风险也进一步暴露。内蒙古某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煤炭行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依然是各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优质客户。上述信贷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对于大型煤炭企业的支持,还包括为其经销商提供贷款帮助。
在调研后,金融监管部门得出的结论是:内蒙古地区商业银行对煤炭行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存在“垒大户”现象,这会出现全区煤炭行业贷款的长期化和贷款集中度风险,在当前部分煤炭企业步入微利甚至是大幅亏损的形势下,贷款长期化和过于集中将会使今后银行在经营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应关注这一风险的存在。
警惕金融风险
根据记者从相关部门获得的数据来看,就在今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地区煤炭亏损企业数同比继续增加,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有近三分之一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一季度全区煤炭亏损企业亏损总额达到了11.08亿元,同比增加117.69%。与此同时,采矿业贷款余额却继续保持大幅上涨趋势。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区采矿业贷款余额1146.66亿元,较年初增加52.15亿元,同比增长23.29%。
部分涉足民间借贷的煤炭企业更是增加了金融风险爆发的几率。据知情人介绍,一些上规模的煤炭企业旗下都设立有小额贷款公司或者典当行,这些企业很有可能通过关联企业账户资金往来方式将信贷资金转移,挪作他用,或者极有可能使银行信贷资金“暗渡陈仓”转化为小贷公司和典当行的放贷资金,牟取利益。同时民间融资的无序性、逐利性将加大煤炭行业的金融风险。
而从民间融资资金用途看,资金的安全性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二季度企业民间融入资金的87.0%用于弥补流动资金不足,较上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融入资金的10.2%用于房地产相关投资,较上季度上升1.3个百分点。
某商业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积极支持一些大型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应该看到的是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仅依靠金融机构一方的支持无法实现有效的转型,需要政府、企业等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才能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的有效转型。如发起设立专项基金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使用,给予财政、税收的减免优惠政策为微转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减轻企业负担。利用强大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投入有力地促进资源型城市多元经济的形成,从而为转型后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高起点。
转自:http://xjny.ts.cn/content/2013-07/26/content_8479897.htm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风铃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