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相关传闻不无臆测和渲染,尽管当事各方努力淡化事态,但已经组建合资高官团队近一年、已经推迟过一次正式签约的东风雷诺合资合作项目,因双方公司层级矛盾未能化解而面临再次推迟,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要是在前几年,舆论碰到这样的事,一定会预设立场大张旗鼓地为中方着急,因为眼看着煮熟的鸭子可能就要飞了!多年来,国内汽车业的多数人,在任一个重大合资合作项目有风吹草动之时,也都有这样的发轫立场。
然而,东风雷诺项目一再延迟,在汽车舆论空间投下了新的耐人寻味的剪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明显的不同。
一是,人们看到了我国汽车业内公众对待合资合作的心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待东风雷诺项目正式启动的一再顺延,国内汽车业内人士对此最大的心态变化莫过于:人们似乎不再为中外合资项目中的中国企业瞎着急了。也就是说,不管你东风雷诺项目是真推迟还是假推迟,不管你是一次推迟还是再推迟,也不管这个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对合作双方孰是孰非,大家都不怎么在意了。这样的态度转变,是对近些年来网友们发出的“我们还需要那么多合资吗”之问的又一直接体现。
二是,我们看到了东风汽车人对待合资态度的变化。不是么?以现在一些媒体和网友探微索幽弄到的资料来看,什么渠道之争造成了障碍,那是障碍吗?相比之前各大公司合资时碰到的各类困难,这算什么事呢?如果不算什么大关险隘,双方却因一点“小事”而僵持不下,几个回合都谈不拢,那最大可能性就是:要么雷诺不积极,要么东风不积极。从雷诺、东风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市场的沉浮起伏的态势来看,在上述两个“不积极”中,更大可能是东风不积极。因为,主要东风主动一些,按理说这点困难没有克服不了的。说白了,深层原因也许就在于:在东风雷诺项目中,作为东道主的东风汽车,坚持自身利益的坚定性,已经多于委曲求全玉成其事的积极性。
三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合资合作项目中予取予求的强势地位正在得到消解。中国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对跨国公司来说是天赐良机。自那以来,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乘用车领域尤甚),都充分运用其技术、资本、管理优势,在中国广泛建立和不断扩大了合资合作基地。在这场史无前例又延绵不断的合资浪潮中,跨国公司在国内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面前,是全方位地优越的,要土地,要政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同时,跨国公司在中方合作伙伴面前,更是全方位地优越的,产品想怎么给就怎么给,渠道利益想怎么分割就怎么分割。作为那些跨国公司“战略伙伴”的中国企业,虽有抗争,但基本没用,弱势地位明显。现在,为了一个渠道之争,东风们就能够不惜延迟签约,实在有逆转风气的新势头。
如果说,一个开放性产业中相对落后的一方,对合资合作的热情,从企业到业内公众都降温了,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能够说,这个产业内生的自主精神和独立意识被普遍唤醒。由此观之,东风雷诺项目一再延迟,倒是具有了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转自:http://www.ts.cn/auto/attache/2013-07/19/content_8447668.htm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小雨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