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
经济增长稳中偏弱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2个分项指数来看,同5月相比,各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进口、积压订单、采购量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落幅度超过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其余指数降幅在1个百分点之内。分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PM I指数高于50%,为50.4%;中、小型企业PM I指数低于50%,分别为49.8%和48.9%。
对于官方PM I的回落,从数据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生产指数从5月的53.3%回落到52%,二是新订单指数从51 .8%回落到50.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6月PM I指数回落,而且主要指标普遍回落,表明未来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但PM I绝对值仍然在50%临界点以上;1至5月投资、消费增长大体平稳,剔除热钱扰动因素,出口实际增速也未大幅下滑;库存水平是历史低位,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稳增长的政策效果还在进一步显现之中。综合看,经济增长仍然在趋稳过程中。”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也认为,当前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增长的基本特征。该中心发布的报告称:二季度各月PM I保持50%以上水平,均值为50.5%,表明经济整体运行平稳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各项指数虽有不同程度回落,但也呈现出某些积极的因素。小企业经营呈现回升迹象。小型企业PM I指数为48.9%,虽仍处在50%以下,但环比回升1.6个百分点。社会库存仍在继续减少。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回落至48.2%的水平。购进价格指数持续低位,企业经营负担明显减轻。订单需求整体处于温和增长的区间。宏观经济在二季度保持7%以上的合理增长区间是有基础的。
不过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同时表示:“当前经济增长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稳中偏弱因素。”该中心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过剩和产量释放过快。今年以来生产指数一直高于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为52%,高于新订单指数1.6个百分点,这种供大于求的格局积累到现在造成了市场偏弱的局面。在目前这种形势下,稳增长要立足于控制产能过快释放,保持供需基本均衡。
同日发布的汇丰PM I在临界值下继续走低,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点评称:官方PM I回落符合市场预期,但指数跌至去年9月以来最低,并徘徊在荣枯线附近,表明整体经济活动持续低迷。与此同时,汇丰PM I连续第二个月低于荣枯线,表明中小企业连续第二个月出现经济萎缩。
稳健
慎用经济刺激措施
走低的数据引发了市场对刺激政策的期盼,尤其是要求下调存款利率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再次高涨。
“我们认为在6月出现的流动性紧张局面将进一步影响市场的信心。澳新银行中国实体经济活动指数也表明,中国的实体经济活动在第二季度仍然持续下滑。尽管在央行的干预下,市场流动性在6月底出现了一定的改善,市场利率也在6月底出现了一定的下行,但整体水平仍然高于历史均值,如果这样的高利率在未来一个月持续,那么将会对实际贷款利率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央行仍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重建市场的信心,我们也维持我们此前的观点,认为央行需要至少降息25个基点,来降低市场的实际资金成本,帮助市场逐步恢复信心,并避免整体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人民币的不断走强,整体经济的竞争力也在削弱。”刘利刚说。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新政府上任3个月来给市场传递了明确的信号:希望通过促改革来释放消费及民间投资的潜力,实现稳增长目标。随着领导层对于增长减速容忍度的上升,通过短期投资政策刺激经济的意愿正在减弱。改革的政策措施从落实至产生实效需要时间,因而对中长期增长有提升效果的改革措施短期内反而可能对需求面有一定负面影响。结合近两个月高频数据所显示的经济继续走弱的情况,我们预期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至7 .4%。目前低于8%的G D P增速意味着通胀下行压力增加,因而利率水平今年仍有25个基点的下调空间,并伴随利率浮动空间的扩大。预期明年还有一次25个基点的利率下调。
然而,这种呼声实现的可能性并不高。“当前企业资金非常困难,应该尽快出台措施予以缓解,但是我不认为近期可能出台降息降准的措施。”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也表示,从调控政策走势看,虽然经济增长从数量上看呈现乏力,但基本还是在正常的、可控的范围内。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增长率已经有所下降,同时经济处于调整结构、转型升级阶段,需要给市场运行、经济调整腾出时间,所以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刺激经济、推高增长率。中央多次表态称,应当容忍与以前相比较低的增长率。因此,宏观政策仍应当保持稳健,近期预计不会采取降息之类的措施。
分歧
下半年不确定性增加
两个PM I同时回落,让经济学者们对下半年经济走势的看法分歧增大,看跌的观点明显增多。如屈宏斌就明确表示“中国制造业承受着订单下降与存货增加的压力。而近期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有可能降低表外业务的增长,进而导致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条件恶化。由于决策层在推出刺激政策上意愿较低,当前增长放缓的态势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延续。”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也说,目前经济下行的风险正在加大。虽然本届政府不强调单纯的G D P增长,但目前的经济形势可能已经接近容忍度的底部。预计未来央行也将尽快消除流动性冲击带来的后续影响。
不过也有人对PM I的指示性提出了质疑。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说,如果按照9%左右的工业增加值水平,历史上PM I的理论位置应为45%左右,然而当前的官方PM I仍然在临界值以上,说明荣枯线对数据的支撑确实很大,形成了一种“地板效应”。而另外的测算是:工业增加值在13%以上时,PM I才有趋势性上行的动力。今年平均PM I波动幅度为0.42%,照此判断,短期PM I值或在50%至51%之间浮动。由于微观经济对宏观经济的敏感度下降,故PM I后期对经济的指示性作用或将边际性下降,我们预计这种“地板效应”对数据的影响仍将持续。另一方面则是,信心指数对经济后期的推升力度也将边际性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需求-库存”的传导发生梗阻现象。
总体来说,仍有很大一部分经济学者相信经济将在下半年回升。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称,2013年中国经济二季度将环比改善,三季度将同比改善,预计二、三季度的G D P同 比 增 长 分 别 为7 .5 %和7.8%,全年G D P增长7.7%,经济走势维持平稳,弱反弹态势持续。下半年略好于上半年的动力,一是来自政策效应,全年实现7.5%的增长目标没有问题,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也会带来积极作用;二是来自基数效应;三是来自外需的逐步回升。
张平判断,中国经济将于三季度企稳。他给出的经济将在短期企稳的三点理由分别是:房地产行业将在下半年再次扩张;世界经济下半年有望好转,加上圣诞采购季将于三季度开启,将拉动中国出口;三季度开始消费进入旺季,消费需求会略有上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所联席所长毛振华也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依然存在增速反弹的基础“我们预测今年全年的增长同比在8.1%,这意味着下半年会有比8.1%更高的增长。”他说。
转自:http://news.ts.cn/content/2013-07/02/content_8368229_2.htm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风铃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