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银行资金中考
1 税收清缴期
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5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累计562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459亿元,增长6.6%。每年税收资金的集中入库都会对银行、股票、债券等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2 考核时点
根据《商业银行法》,我国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考核的硬性指标主要是存贷比和流动性。根据规定,银行的存贷比要达到75%,也就是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要大于75%。如果银行想要放更多的贷款,必然会相应地增加存款的余额。而如果在月中或者年中银行已经发放出了超过存贷比的下限的贷款,那么它就必须在监管部门考核之前吸收监管要求的存款。为了不被考核部门惩罚,每到这个时间点银行都会制定严格的任务,不惜高息揽储,也要确保其存贷比在合格基准线上,否则将会被处罚进一步锁紧其贷款余额。根据规定,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应不低于25%,即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未达标的要予以惩罚。
3 补缴法定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我国现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20%。央行规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可以分6个月缴清,期间将有数千亿资金回笼,今年6月的补缴规模较同期有所增加。
我国商业银行每旬会进行一次准备金的退补缴,即每月5日、15日以及25日是商业银行按照规定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余额的时期,每个调整日所对应的存款基期分别是上月月底、当月10日以及当月20日,在每天调整时点采取多退少补的方式进行超额资金规模的调整。没有按时完成补缴的机构也会受到监管部门处罚。
根本原因
“央妈”变“后妈”,管理方法变啦
1 央行变了
除了上述常规性因素,央行往年每到此时常常会有公开市场操作缓解预期,但今年一反常态并没有释放流动性,银行内人士戏称,“央妈”变成了“后妈”,这种变化使得银行间市场预期落空,造成借款利率高企。超预期是这次资金面紧张、引发银行“钱荒”的最主要原因。
2 热钱回流
近期国企海外分红比较集中、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提前结束引起的热钱回流,造成了我国外汇占款显著下降,也是推高利率的重要推手。
3 资金错配
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昨日指出,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时点和季节性波动是一种常态,此次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应该在商业银行的预期之中,但由于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管理未能高度重视,对流动性状况的预估不足,流动性管理措施不到位,加剧了流动性和利率的波动幅度。部分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同业资金来源,且期限错配,也导致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加大。总的看,这是暂时现象,一些时点性因素会逐步消除,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是适度的,金融机构也没有出现支付问题。
预测
资金面7月上旬缓解
面对突然来临的“钱荒”,投资人最担心的就是银行的资金链会不会断裂。
“爆仓风险存在,但不一定会发生。” 数米网基金分析师王炜告诉记者,银行拆借市场的问题背后更多的是对央行收紧银根的一种情绪。像这样出现资金面紧张的状况,每个月末、季末都会存在。投资者都能预期到央行会做出相应的动作来稳定市场,但是这次央行没有行动,这让许多金融机构的期望落了空。
王炜告诉记者,10年期的国债利率一般是反映长期宏观经济情况的,从这方面看,长期经济面向好。央行此次袖手旁观行为更像是一次“压力测试”,看一下市场反应,央行并未真正确认目前是否需要出手。从周一的情况看,回购利率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资金紧张或将在短时间内存在,有望在7月中上旬得到缓解。
老百姓怎么办?
存款资金,安全性不会有问题
平常在人们眼中最不“差钱”的商业银行眼下钱不够用了!老百姓的钱放在银行还安全吗?“钱荒”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博士分析,这次银行资金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只是暂时性的,预计很快就会得到缓解。目前来看,还没有发生恐慌性挤兑事件,存款资金的安全性不会有什么问题。他表示,“钱荒”对老百姓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上升和贷款难度加大。对于铺天盖地的理财产品促销广告,高玉伟认为,银行当前确实有资金需求,想通过理财产品解决资金问题,老百姓只要选择收益率比较合理的产品购买,风险不会太大。资金紧张还导致银行惜贷,无论是短期的消费贷款还是长期的住房贷款或投资,都收得很紧,曾经的利率优惠纷纷取消了。但这两种局面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他也注意到,近日银行系统故障频发,继工行之后,中国银行昨天也发生短暂的系统故障。“尽管银行强调这些技术故障与资金面不存在关系,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不能排除银行清算支付系统出问题的可能性。”
转自:http://www.ts.cn/news/content/2013-06/25/content_8332334_2.htm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风铃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