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起宏图,大漠谱新篇。
2010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场波澜壮阔的变化变革大幕从此拉开,新疆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这3年,在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响彻天山南北每一个角落。
这3年,在这片占中国国土1/6的辽阔大地上,扩大开放、增速发展的火热场面,聚焦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最令人振奋的是变化,最令人感动的是精神。”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的话语激人心扉。
兼顾当前与长远、协调速度与效率、平衡发展与生态,充满活力的新疆,高点起步、高位谋划、高歌猛进,正迎来又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发展大跨越
逆势上行,加速推进,多项指标增速跃居全国前列
3年来,一系列推进新疆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接连出台,天山南北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综合施策下的“新疆之变”;
3年来,一项项事关新疆后发赶超的重大工程先后上马,全国上下每分每秒都体味着跨越发展中的“新疆速度”。人们感觉:新疆每天都是新的!
面对国际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新疆经济内生动力增强,经济运行一改过去下行比全国快、恢复比全国慢的被动局面,逆势上行,加速推进,多项指标增速跃居全国前列。
2010年以来,新疆生产总值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净增1000多亿元。2012年,新疆公共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均达25%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
“到2015年实现总资产规模500亿元、销售收入480亿元,努力占领产业制高点。”新疆中泰集团董事长王洪欣信心满满。
2012年,在国内氯碱行业处于大面积亏损状态下,中泰集团控股子公司中泰化学凭借新疆资源优势和自备电厂等低成本战略,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利税7亿多元,成为全国氯碱化工行业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
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两年前落户于此的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大展拳脚”。
“今年一季度,接到的订单已经和去年持平!”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副经理张炜说,随着新疆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重型汽车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陕汽通过加快建设、技术改造,实现了汽车制造四大工艺中的焊接、涂装、总装技术在新疆落地。与此同时,加快推动车辆配件本土化生产,告别内地调运新疆组装模式。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不仅仅是“量”的变化,还有“质”的提升。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是最好的佐证。2012年,新疆非石油工业首次占据“半壁江山”,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4.5%,比上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
“非石油工业增长首次超过石油工业增长,正是新疆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体现。”新疆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宁说,过去,新疆工业经济过于依赖石油工业。近几年来,把新型工业化放在首位,加快优势资源转化,煤炭、电力、装备制造等非石油工业的不断增长,使新疆逐渐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导权。
“既要快速,又要科学!”这3年,也是新疆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各地认真审慎重新找准定位,“安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已日渐清晰。
“油城”克拉玛依市提出打造“世界石油城”新思路,在发展油气产业的同时,拓展信息、金融和旅游等产业,以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
“今后在发展工业、特别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应根据各地、各区域不同的发展定位,做好整体统筹规划,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克拉玛依市委书记、新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徐卫喜说,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春风吹拂下,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就像两颗明珠,闪烁在西部边陲的边境线上,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喀什面对着中亚、南亚、西亚和我国内地共约26亿人的大市场,如何将这种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摆在新疆有关领导面前的重大课题。
“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把特区效应发挥到极致。”喀什地委书记曾存表示,要尽快完善喀什机场枢纽工程,积极争取更加便捷的出入境政策,打开通向周边国家的大通道,提升喀什特区的集聚辐射功能。
向西开放,产业是根基。截至目前,喀什经济开发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6.22亿元。全线贯通的深喀大道、全面动工的13栋总部经济大楼、即将完工的综合保税区……如火如荼的特区建设,让喀什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焕发前所未有的现代活力。
民生大提速
富民安邦、提升服务,民生投入超财政支出七成
3年来,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到61万套安居富民房落成入住,一个个民生项目正在筑牢新疆保障“长治久安”的民意基础。
3年来,从乌鲁木齐花大力气整治空气质量,到对城市困难群体进行价格补贴,一项项惠民政策正在加快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的前进步伐。
“种大棚不用自己投资,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在阿克陶县现代农业开发区,维吾尔族农技员阿木拉江·阿不都卡德尔拿着刚从大棚里摘下来的茄子,说起他的幸福生活。
为了让当地群众尽快增收,阿克陶县投资2亿元兴建1998座温室大棚,并承诺:本地农牧民头3年承包免租金。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3年来,新疆财政支出不断向民生建设倾斜,数百项惠民政策、民生项目持续推进。像阿木拉江·阿不都卡德尔这样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族群众,早已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切身感受到新疆民生建设带来的变化。
2010年至2012年,新疆财政用于民生建设累计4829亿元,比2009年新疆生产总值还多550亿余元,连续3年民生投入占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均在70%以上。
“乌鲁木齐的天越来越蓝了!”这是去冬以来市民感慨最多的一句话。据环境检测部门的数据显示:2012年,乌鲁木齐“蓝天”数量达到292天,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成为自1995年有空气质量监测以来的最好年份。
这一切,源于新疆各级党委、政府保卫“美丽新疆”的坚定信念。事实上,在连续3年实施的“民生建设年”中,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都被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加以支持和推进。
3年来,乌鲁木齐市先后投入180亿元治理大气污染,力度空前。全市主力电厂在役机组100%实现脱硫,35家污染企业迁出中心城区,拆并改造燃煤小锅炉3.8万台。
今年,“蓝天工程”进入新征程,乌鲁木齐除计划关停10家单机组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企业燃煤自备电厂,同时,对中心城区具备“煤改气”的燃煤设施,全面进行清洁能源改造。
“新疆的特殊区情、社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张春贤说,要转变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确立新的现代社会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回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定、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大湾片区管委会明华街社区里,流动人口管理专干闫刚仅用两分钟,便统计出辖区0—15岁南疆某地男性的数据。此前,这样的统计需要10个人忙活一天。
明华街社区去年投入使用的新疆首个数字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让社区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有了这个数字化平台,通过每天的走访录入,我们能准确掌握社区流动人口的居住情况,做到随时随地心中有数。”闫刚说。
数字化建设不仅让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有了抓手,也使社区的服务能力大大提高。“谁家漏水了、停电了,一点鼠标,一个电话,便民服务队立马就过去,社区的低保户、残疾人、低保边缘户都在系统里,可以随时去帮扶。”社区干部达吾提·阿布拉说,“给老百姓办实事多了,与他们的心也就拉近了。”
思想大转变
高效务实、敢于担当,“奋斗改变命运”成各族人民共识
3年来,新疆人开拓创新,敢于自我革命、增强内生活力,用才智和勇气创造时不我待的“新疆效率”;
3年来,新疆人锐意进取,敢于主动出击、革新思想观念,用双手和汗水谱写出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
去年5月28日,上海大众新疆项目正式落户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旋即举行项目奠基仪式,仅42天就办完了按常规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环评、土地、规划等批复文件。
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曾这样表述:“所谓‘新疆效率’,说到底,核心就是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通过变化、变革、创新,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3年间,新疆通过简政放权,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探索行政体制改革的新路。
对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和对口援疆项目,即来即办,不拖不压,进一步缩短项目审批时限,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建设;
力争到2015年,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压减35%以上,努力使新疆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省区之一;
……
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疆效率”,无疑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个普通的新疆人。
从一句汉语都不会说的农家女孩到全国人大代表,27岁的热汗古丽·依米尔一路成长,“奋斗改变命运”正是对她人生的最好诠释。
2007年,阿克陶县组织初高中毕业生外出务工,家境贫困的热汗古丽·依米尔动了心,没想到却遭到父母的反对。“女孩子出门在外,万一变坏了怎么办?”父母的担忧最终在乡干部的耐心宣传、劝导下化解。
到了浙江慈溪,热汗古丽·依米尔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新“家”。3个月后,她凭借娴熟的纺纱技术成为操作长,半年后又成为车间主任助理。一年后,她被厂家聘为新疆籍员工带队负责人。
在乡里的大力支持下,热汗古丽·依米尔5年内先后组织家乡1000多名青年到浙江务工,创出了新疆品牌。
去年,热汗古丽·依米尔圆了大学梦,考取新疆职业大学汉语翻译专业。“过去我用劳动改变命运,今后我要用知识改变命运。”热汗古丽·依米尔说,毕业后她准备回家建一座图书馆,让更多的家乡姐妹们靠劳动、靠知识改变命运。
“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这个最朴素的观念,正在植入新疆各族人民的心底。
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3团的哈萨克族大叔居马别克·阿合木和加常年以放牧为生,这两年却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种地能手。
“2009年以前,过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活,从没想过会和庄稼打交道。”居马别克·阿合木和加说,由于草场盐碱化严重,放牧的收成越来越不好,迫于生计,他不得不开始再谋生路。
头一年,居马别克·阿合木和加种下的麦子几乎颗粒无收。“地里的盐碱实在太重了!”曾经好几次,他想打“退堂鼓”。
团领导得知他的情况,特地请来了农业技术人员帮助他。在专家的指导下,居马别克·阿合木和加终于懂得了在盐碱地上耕作的技巧,后来他种上了水稻,通过几年的土壤改良,收成终于上去了。“现在每年能挣9万多元,是以前放牧的3倍多。”居马别克·阿合木和加说,今年他承包了180亩地。已经熟练掌握农机操作的他,一个人就能够完成耕作。
在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面前,新疆人思想上的嬗变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正是有了这份坚守和努力,新的人间奇迹才能在天山南北不断涌现,才能朝着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迈出豪迈而坚实的步伐!
转自: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5/17/25401872_0.shtml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小雨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