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3月底爆发的“码头工潮”,令香港4月份的港口货柜量大幅下跌12.2%至173.4万个标准箱,被一河之隔的深圳同期超过11万个标准箱。回顾今年前4个月,香港港口的货柜量下跌8.1%,至705.3万个标准箱,比深圳少了8万个标准箱。
香港的港口业有过辉煌的过去,曾连续十多年保持全球港口业第一名的地位。但到了2005年,香港被新加坡港口赶超,屈居次席;2010年,上海港崛起并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港口冠军的宝座,香港也由此退居至“老三”的地位,同时还感受到紧跟其后的深圳带来的竞争压力。统计显示,2012年,香港仅以17万个标准箱的优势跑赢深圳,得以继续保持全球港口业第三名。
其实,对于深圳港口业赶超香港的趋势,香港港口业人士早就有所担忧,今年3月底突然爆发“码头工潮”更令港人担心全球港口业第三的地位不保。香港立法会航运交通界议员易志明断言,今年深圳港口业势必会超过香港。他指出,此次香港发生码头工潮,有部分货柜因此转至深圳港口装卸,令深圳港口在4月份的货柜量迅速超过了香港。
有学者指出,早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内地相当部分的进口商品是经由香港转口而来,促进了香港港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码头装卸工甚至一度成为香港炙手可热的高薪职业。但随着内地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内地多个港口城市,尤其是毗邻香港的深圳就承揽了相当一部分之前必须经由香港进口通关业务的份额,分走了一杯羹。
另外,香港在过去10年里,港口货运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转口贸易,而经关口直接出口的货源很多都转移至深圳。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及通货膨胀的加剧,香港港口货运的成本也在不断上涨。
据香港港口业内人士介绍,香港直接出口的货源收费较转口货品高出2倍,加上转口货品需经过两次以上的流程处理,因此也变相增加了码头营运商的成本开支,不得不因此裁员减薪,这也成为引发“码头工潮”的导火索。
香港港口业的市场份额正在因周边港口城市的竞争而被蚕食,加上香港人工成本日益繁重,而港口业的收入跌幅相对较大,香港港口的优势正在受到来自同业的威胁。如何保持并继续发挥香港港口优势,这是摆在香港特区政府和港口运输行业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未来香港不能再依赖于拥有自由港、通关效率和法治等“竞争老本”,而应面对新挑战、新环境,积极与内地协调协商,避免恶性竞争并共谋发展蓝图,方可再造香港港口业的辉煌。
转自:http://news.chinawutong.com/xwkx/hydt/201305/3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