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德晴老人正在整理成袋的瓶子
方德晴老人自己在家时也不忘看看书
5月28日,记者见到方德晴老师时,她正在自家的老宅客厅整理一袋一袋的塑料瓶。方老师告诉记者,因为今年已经80岁了,近一段身体不好没能出门,“六一”节来临了,把先前捡的这些破烂整理整理卖了,想给山区里的孩子们买些礼物。
悲惨身世成就助学情
方德晴长达半个世纪的助学情结,与她的身世分不开。
方德晴1933年出生在桐柏县大河镇,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但历史留给方德晴的却是痛苦的回忆:在她6岁那年,父亲被国民党杀害,7岁那年,母亲惨死在日本人的飞机轰炸中,成为孤儿的她跟着叔叔一家生活。方德晴在有进步思想叔叔的资助下走进私塾学堂。16岁那年,桐柏县城解放,读到师范二年级的方德晴回到家中,被乡亲们推荐到城郊小学教书,成了仅有的3位教师之一。
1961年,方德晴随丈夫调到百里之外的泌阳县西万小学。她的学生田晓朴,母亲去世,家里兄妹多,生活靠父亲一人支撑,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她除了承担晓朴的一切费用外,还像对待亲儿子那样照顾晓朴的生活,帮助他完成了学业。现在已当上企业经理的田晓朴,提起方老师总会动情地说:“没有方老师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方老师就是我的亲妈妈。”
陪同记者一起的桐柏县老干部局惠义贤副局长说,方老师是在饥寒交迫中成长起来,对贫苦家庭的学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桐柏县这么多年里,她无论知道哪里有困难学生都要千方百计给予接济,每年她至少有一半工资花在贫困生身上。政协助学基金每年的捐助活动她都是2000元以上,包括“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最短时间内,拿着一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到局里打听如何捐助。
节衣缩食拾荒资助贫困生
1995年,方德晴离开了教书岗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爱心工程上。她为了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除了拿出自己节余的离休费外,又干起了捡破烂的营生。不管春夏秋冬,她总是肩上扛着纺织袋,手上拿着铁钩子,往返于堆放垃圾的地方。
冬天,她的手和脸被寒风吹得裂了一道道口子;夏天,垃圾堆散发出来的臭味令她作呕,但为了资助更多的贫困生,她坚持了下来。她说,每当看到被资助的贫困学生的笑脸,心比喝了蜂蜜还要甜。
方德晴的女儿在县医院上班,女婿是县工商局的干部。方德晴刚开始捡破烂时,女儿女婿极力反对。方德晴说:“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是在尽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能为贫困生付出一点爱,就能为更多的贫困生撑起一片绚丽的蓝天。”女儿女婿不仅没有说服她,还在她的感召下,经常利用节假日帮助她卖废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被她捡破烂助学的精神所感动。社会的关心,群众的厚爱,更加坚定了她的选择。据初步统计,从1995年离休至今,仅捡破烂一项她就先后为希望工程捐款万余元。
真情回报“最亲的方妈妈”
50多年来,被方老师资助过的学生始终惦记着他们的“方妈妈”。逢年过节,打电话的、发贺卡的、登门看望的令方老师应接不暇。
泌阳县一个学生说:“我的一生遇到过不少的老师,但让我刻骨铭心的就是方老师。方老师的恩情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
王勤女士说:“是方老师的资助使我完成了学业,参加了工作;我下岗后,方老师又资助我的孩子上学。当我得知方老师的钱是捡废品换来的时候,我惭愧得几天都不能入睡。”
张永兰女士为答谢方老师的关爱,专门喂了几只柴鸡,下的蛋供方老师补养身体。她说:“我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方老师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方老师就是我的亲娘。”
河南农业科技师范学院副院长、农业专家茹振钢这位已年过花甲的老人说:“在我濒临辍学的时候,是方老师帮助我完成了学业,走进了大学的殿堂。方老师只比我大五岁,可她像慈母那样关心我,不愧是伟大的母亲。多少年来,方老师的风范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做人的楷模。”
这就是方德晴,一个数十年如一日奉献爱心的人民教师,对党无比忠诚的“年轻”共产党员!有人说她傻,有人说她穷,但方德晴的确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是一个值得我们这个时代为之骄傲的人!
在方德晴住了30年、光线很暗的小屋里,记者看到了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件,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还有一大摞见证她无私付出的荣誉证书:2003年,被评为“南阳市十大新闻人物”;2005年的母亲节,被授予省级“优秀母亲”;2008年2月,荣获第三届“中国百名优秀母亲”
转自: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3/05-29/4868620.shtml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宝儿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