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136  祝永亮  帽子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轻工化工 » 正文

中俄将确保两国原油管道2008年底建成运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14  浏览次数:200
核心提示:
     中俄两国总理昨日达成共识,确保中俄原油管道在明年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俄罗斯总理祖布科夫6日在莫斯科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
 
  两国总理一致同意,双方要着力做好几方面工作,其中包括落实好双方协议和共识,确保中俄原油管道在2008年底同期建成并投入运营,加快商谈供油长期贸易合作,在油气下游领域增加合作。
 
  中俄原油管道已历经十多年磋商论证,其间亦经历改线等周折。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中俄关于原油管道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越来越接近具体的实施阶段。
 
  此前,俄罗斯政府副总理茹科夫在9月份访华期间曾表示,不排除在俄中两国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期间签署有关对华供油支线的建设协议。
 
  根据中俄两国公司2003年签订的总协议,中俄原油管道项目实施后,中俄双方可在投产后5年内每年实现原油贸易2000万吨,以后的20年增加到每年3000万吨。
 
  据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梅德维杰夫早些时候对外界透露,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同中石油的天然气合作谈判正在运作,俄罗斯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对华供气不是问题。
 
  在中俄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中,两国总理还一致同意优化贸易结构,提升机电、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在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加工制造、高科技等领域促成更多示范性大项目,抓紧制订投资合作整体规划。
 
  从2006年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至今,中俄贸易迅猛增长。2005年中俄贸易额不足300亿美元,而今年1至9月双边贸易额已达349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400亿美元。双方在投资、能源、核能、科技、航天等领域的中长期合作规划已经开始着手制订。
 
  在两国元首的推动下,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贸易份额迅速增加,成为两国贸易结构改变的最重要表现。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由两年前的17%升至目前的26%,俄罗斯在中国建设的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中国自俄进口的图-204飞机即将交付,双方在航天、通信技术、电力设备等领域的一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
 
  据新华社报道,温家宝6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二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中国不追求贸易顺差,而更多地关注贸易结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我们不仅要积极开展能源和资源互利合作,而且还要进一步提高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
 
  温家宝同时希望俄罗斯企业凭借能源机械、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优势,在中国市场上赢得更大的份额。
 
  俄罗斯总理祖布科夫在同一个论坛上也表示,俄罗斯和中国在能源和天然气领域、投资合作和高科技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工信部备案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