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之外,韩寒还是个不错的赛车手;而郭敬明,已经跻身出版社的领导阶层。虽然他的团队被指商业味最浓,但看他首推的笛安,还是能看出,这个小四,很会选潜力股。笛安是作家李锐蒋韵的女儿,写作属于女承父业,同样女承父业的,还有写作《紫茗红菱》的鲍尔金娜,她的父亲是散文家鲍尔吉·原野。看她们文字,人们有理由相信,承传还是必要的,但是写作《双生水莽》、《一豆七蔻》的田原呢?她又是怎样的承传,就顺顺当当地做了演、歌与写作三栖的全才80后,这是哪儿借来的灵气?《童言》的作者李星也一样,名字听来绝对年轻而陌生,履历上却已标注着《南京,南京》执行导演的名号,还有一两个和电影有关的作品。
这么说,80后确实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好像一个个都一专多能,长袖善舞。而且爱了就去做,全无负担。全不像他们的父兄长辈之70后、60后、50后,历史与个人重负一手扛,家庭与社会问题一肩担,总是在提醒自己要有所顾忌,要有所不为。
话往回说,80后又与我们一样,他们同样要适应社会、经历爱情走向家庭,同样要体验蚁族、蜗居这样的艰难时世。同样要思考国家、责任、义务这些庄严的词汇。这些词汇会让他们转身而逃吗?写作《黑道风云二十年》的孔二狗为同龄人辩护:80后不是不能吃苦,只要需要,吃苦耐劳的本事根本不比“从苦日子过来的人”差。这一点,经历了汶川地震的国人都该信,因为那时80后的表现,并不比哪一代人差。
关于写作,置身庞大的80后作者群中,不难感到一种出名要趁早的急迫,但是也不乏清醒独到的声音。对比日本80后的写作,田原曾说:他们总让我们感到他们独有的日本气息,而什么才是我们自己的调子?80后作家周嘉宁则说:为什么写《一个人的好天气》的青山七惠,可以写得那么日常,而中国的80后,拿起笔来就想追寻意义。因为太想与众不同,反而失去了写作本身的自由与乐趣。
关于文字垃圾这一说,对于80后,现在也许要慎用。因为这个时代的文字垃圾,其实50后、60后、70后也都有,只不过后者大都功成名就,即使垃圾,也制造得分外堂皇。但把横空出世这样的词语用在80后身上,也会显出夸饰。因为,即使是拿同样年龄的作家作品来说事儿,80后作品的成熟度,还是无法和这个字眼匹配。要知道苏童写《妻妾成群》,也就二十六七岁;余华写出《十八岁出门远行》,年龄也不超过三十。80后写作的幸运,是有了网络,有了商业运作,文字可以轻易地越过审读的门槛。但这也很难说就是大幸,因为商业的选择,有时是和投机相连,和品质无关。只拿发行量说事,以为因此就可以怎样怎样,往往是一个商业时代的美丽误会。众声喧哗,标准不一,你种下的是什么豆,又最后想结出什么果,真不是一时一地的赞誉与数字所能衡量。
归里包堆,说了80后那么多,但是,这些都属于被诠释。三十而立,他们自我怎么评说,又怎么评说自己的爱情、责任等等的呢?我们选在2010年新春伊始,做这期《早安,80后》。标题受近期《看电影》的启发,他们有一篇《晚安,陛下》,副题为:献给每一位隐退、淘汰、老去的巨匠与大师。文中有句话这样说:“荣誉簿和票房榜早晚会变成后生天下。大师们,借个过,先。”电影如斯,写作也一样,所以索性把那个标题转换下字眼。说一声“早安”,道一句诚挚问候,不仅给浮出水面、鲜花铺满的80后,也给那些正四处挣扎、寻找自己定位的80后。那是一股正暗流涌动、等待爆发的未知力量。
还是那句话,无论我们对80后持欣赏、宽容,还是沟通、接纳,首先要做的是,倾听他们。
80后”成长到今天,已至而立之年。回顾他们出场的感觉,有很大区别,各行各业都有,但很少有“专业作家”;也有某种相像,很多人从新概念作文比赛脱颖而出,但是随着生活轨迹的不同,差别越来越大。郭敬明创立上海柯艾文学团队,任职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俨然成为80后作家的领头羊;韩寒左手方向盘右手敲键盘,专业赛车业余写作,同时谋划创办杂志……湖北作协首开先河将网络作家纳入会员招收范围,中国作协也已吸纳80后作家入会,然而在这个全民写作的年代,那一纸证书已算不得神圣得高不可攀。因为单以80后作家为例,他们走上写作的途径五花八门,有的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成为畅销书作家。
在这个神奇的,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梳理部分80后作家,也许会带给我们新鲜的感受与别样的启发。
写作就是坦率地面对自己
包括坏的那部分
笛安的《西决》是郭敬明作为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力推的首部长篇小说。他认为,《西决》是上海柯艾文化成立三年来最为优秀、水准最高的作品,作者笛安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文字功底,具备压倒性的实力。
《西决》的出版,似乎可以说是代表着“80后”作家群体向传统文学方向的迈进。著名作家苏童在为《西决》所作的序言中,盛赞笛安在文学创作方面的高超水准,认为年轻的笛安的叙述能力超出了自己的预料甚至是智商。
笛安的写作,最初缘自寂寞,她甚至觉得,是出国这件事成就了自己的写作。“那种特别彻底的空虚和寂寞。很锻炼人,但是也很难熬。看书,看电影,和一些一起能玩的朋友们玩……但还是寂寞。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其实最初开始写作,开始思考人生就是在那种绝对的寂寞里。”有一年新年,笛安去了瑞典北部,在北极圈里面的小村庄看极光。在北极那个小木屋里,她想起刚出国时的感觉。觉得天地茫茫,自己是一个人,窗外长夜永远不会结束,屋子里面的火苗像某个生命一样,在那种寂静里面,她就自己和自己说话,在无边无际的孤独里,自己和自己说话,她想,这大概就是写作的开始。
从《收获》杂志发表处女作《姐姐的丛林》,之后又在《收获》、《人民文学》等纯文学杂志上发表多篇作品,笛安走上文坛的路数与“新概念”无关,却与传统作家一脉相承。事实上,不仅路径一致,文学品质也颇被传统文坛首肯。这在“80后”写作者中,屈指可数。在一些80后作家强调自我、沉溺于校园故事或爱情故事时,笛安的作品关注了什么?
“在《西决》中,我关注一种同龄人之间因为血缘产生的肝胆相照。我相信,不管世界怎么变,人和人之间温暖的信任是永远存在的。”80后作家笛安,在自己的作品中从不回避生活里的阴暗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阴暗。“我写作的时候,敢于面对他们,也可以说我的作品里面总是在追寻一种温暖的东西,是所有丑恶尽头的希望和明亮。这些决定我作品的基本气质。我喜欢说写作就是坦率地面对自己,撕开自己最坏的部分,但是这种撕开满怀善意。”
现在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EHESS)攻读硕士的笛安,认为是国外的生活决定了自己,且影响是最根本的。“我18岁离开家去法国,现在已经7年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那里,我其实是在国外的日子里真正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有些理想主义,想要创造一点什么,想要在创造中求得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合理性。”
笛安说她厌倦了去念名牌大学,找好公司的生活。“我承认我不是那种精英型的人,但是我觉得为什么要花全部的力气去让自己套上别人的标签呢,比如某大学,某银行,我想成为自己制造标签的人,比如写小说,作品是我自己的,百分之百。”作品中的笛安,追求不动声色的表达,她希望在平淡的表达中蕴涵一些强烈的情感,希望能把最家常的对白写得照样动人心弦。她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颜歌
写作中找到归属感
我想写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
80后的作者中,颜歌的例外,表现在她的笔触深入故乡。她在《五月女王》中尝试了方言写作。四川人的她,感觉用方言的时候是真实的自我,“用方言是我生猛的、原始的、直接的状态。方言是我的童年,我特别想在写作过程中解决的就是方言,想从方言中找到突破口。”她坦率地说,以前自己写小说先发在网上,是写给大人看的,希望得到长辈的认可,觉得同龄人理解不了。现在却特别想给80后看。“我们正在经历这个时代,有独特的内心感受,希望有更成熟的方式表达。我想表达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写给这个时代的人看。”
《五月女王》是一部20世纪80年代人的小镇记忆,四条线索穿梭了故事的全部。颜歌说,这是一次她所做出过的,最为漫长、悲伤、苦痛的抒情。为了集中时间创作,春节期间,她一个人关在陌生城市的小旅馆中,足不出户,完成《五月女王》之后,她突然觉得自己真正地长大了。她说:“五六年前,80后很贬义。现在,我有归属感,我属于这个时代。我就是80后作家,就代表这类人。而且我也想写这个时代的故事,它可能有不那么洋气的一面,却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最近,至少5年内,我想做这个事情。”她说,自己莫名其妙地找到了一种骄傲。现在是多元化、多样性的时代,每个人都个性化。她挺为他们每一个人骄傲的。
在某次文学大赛的颁奖会上,评论家白烨和作家曹文轩同时提到一个问题,就是80后作者的作品“调子有些灰”,正值青春年少却过早步入了人生的秋天。80后写作,是否存在无病呻吟或者为赋新辞强说愁的问题?在颜歌看来,这与青春期有关。因为那时候整个人处在挣扎的状态。另外,她还提到一个概念:苦难的体验。
“长辈认为我们没有经历苦难。其实苦难跟外部体验没有关系。一个人丢了10块钱,很痛苦,另一个丢了一块钱也痛苦。他们的痛苦是相等的。”颜歌说,自己特别不以痛苦为荣。“我感觉到,有些人挺愿意让自己变成这样,愿意折腾自己,写痛并快乐的生活。女作家特别敏感,可能更容易关注自我,写自己的事,写得自己特别感动,但别人莫名其妙。我看女作家的作品,能体会到在自己的小世界的痛苦。我希望找到平和的点。写作对我来说,是缓缓地舒一口气,最终达到这种平和的状态、宁静的状态。 ”
飞烟
残酷青春
源于日本漫画的影响
和同龄人一样,飞烟健谈并且善于表达自己。这位因“不服气”网络文学作品偶然间步入文坛的中学女教师,表面上活泼开朗,看不出她自称的“个性张扬甚至另类”,且被称为“残酷青春小说教主”。
她的《夜凝夕》是“星小说”旗下“残酷青春文学”书系的代表作,故事描写了一个12岁就被贩卖到往生岛训练成杀手的女孩夜凝夕,遇到命中注定的男人旋司夜,在爱恨纠葛中,演绎出动人心扉的残酷爱情童话。
飞烟说,创作这部作品,与自己的经历有关,因为自己小时候比较喜欢看日本漫画,喜欢古惑仔,而且看香港电影比较多。香港电影在80年代又以吴宇森的黑帮题材为尊,他的作品堪称香港电影暴力美学的里程碑。同时她又很喜欢看金庸的小说,喜欢看那些英雄人物笑傲江湖,快意恩仇。
飞烟只是80后中的一个,她所受的影响,应该是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普遍受到的影响。现在回过头来,该如何积极消解不良影响,化弊为利?飞烟说:“80年代的时候,国产漫画还没发展起来,缺少一些个性化的东西,我们那一代人受日本漫画影响比较深。我的作品中人物的设置、背景的架构,包括不止一次提到的樱花,以及《夜凝夕》里的北月和乔伊的形象,几乎都是从日本漫画里走出来的。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但影响是双方面的,日本漫画元素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比如有些漫画喜欢用独特的视角展示社会的阴暗和人性的丑陋,但有些励志漫画也会引导你积极向上,可以教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现在重新审视那时所受的影响时,也会不断地修正自己,否则可能走极端。”
天下霸唱
天下霸唱
我不是盗墓专家
我连十三陵都没去过
“古墓探险只是探险的一种,我将把各种探险发挥到极致。”天下霸唱就是如此自信。也难怪,他的《鬼吹灯》系列小说,曾在“百度搜索网络小说top10”中位居首位。
《鬼吹灯》写了几位“摸金校尉”(盗墓贼)通过风水秘术在发掘古墓时的诡异经历。小说中出现的奇思妙想以及颇具神秘怪诞的地方,既有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的味道,也明显有好莱坞大片和游戏的影子。以至于很多读者认为该书作者一定知识渊博,有相当的生活积累和文化沉淀,至少对收藏、《易经》有相当研究。甚至有读者认为作者一定亲自盗过墓。
对于这些,天下霸唱一一否认。他说此前从来没有动过写小说的心思,“在2005年10月以前,我连100字的工作报告、检讨书都写不利索。但自从在猫扑网上看了别人转帖的一篇鬼故事后,就天天眼巴巴地等更新,结果作者总不更新,把我和前女友等急了。当时正赶上公司被停业整顿,我就对我女朋友说,不就是鬼故事吗,这种段子我也能侃。于是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了《凶宅猛鬼》、《雨夜谈鬼事》、《阴森一夏》等涉及《易经》、风水的故事。”
天下霸唱目前与朋友在天津合资开了一家小金融公司,写作完全是业余兴趣,笔名“天下霸唱”源自一个网络游戏。“虽然我写的是盗墓探险的故事,但请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盗过墓,我连十三陵都没去过,小说是我根据道听途说虚构出来的。”
《鬼吹灯》的创作原因,颇具有喜剧性。天下霸唱说,因为女朋友喜欢这种故事,但没人能写,所以他感受到了一种“使命的召唤”,于是就展开了“伟大华丽的创作”。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形容天下霸唱很合适,因他一出手就是畅销的大部头。天下霸唱把畅销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阅历。“虽然我上学的时候不是好学生,但阅历是我的财富,加上我对一些感兴趣的知识几乎过目不忘。生活的积累和阅历,远比死啃书本要有意义。”
《鬼吹灯》讲冒险精神,而并非渲染恐怖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一个人具有冒险和探索未知的精神,有益而无害。好多网友都在网上讨论天下霸唱书里的各种问题,有一个情节写到抽生死签,天下霸唱讲了一个概率的问题,网友们为此整整讨论了一周,他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马鹿
蝼蚁小民
也要为梦想奔跑
追新动漫,出门带掌机,说话总蹦出些奇怪的词,并且伴随“张牙舞爪”……坐在我面前的马鹿·D·多古拉,具有动漫一族所具备的一切特征。她说,自己的骨髓和血液中都已经融入了动漫,所以新作《长裙过踝半厘米》被称为“游戏动漫族的第一本自白书”。
马鹿在香港大学读书期间,就已是颇具名气的文字奇才,被读者追捧。其作品每经在网络发布,很快就在华文地区掀起阅读潮。她被网络读者推为“经典”的小说《囧受》于台湾地区出版后,持续热卖。《长裙过踝半厘米》的草稿版于2008年下半年在起点中文网首发,吸引了大批读者。这部作品被称为“游戏动漫族的第一本自白书”,但是从内容上看与游戏动漫并没有太多联系。马鹿解释说:“热爱动漫的人也要和生活发生关联,我将其定义为‘宅人’。‘宅’在中文中已经被异化解读为‘家里蹲’,其实在日文中有三层含义,一是收集,二是评论,三是原创。我书里的主人公罗素游戏玩得精,所以是‘宅人’。当‘宅’的圈子还很小时,大家之间很友爱,但是后来很多什么都不懂的人也称为‘宅’,就让人生厌。”
作为80后作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马鹿和朋友D成立了游戏组,叫做重次元车间,他们有自己的作品:新选学园异闻录。“政府提倡发展中国自己的动漫产业,作为艺术品,你必须用心去做想要做的,才能真正吸引玩家,才能逐渐建立文化消费国,再谈进一步的发展。”马鹿说,“我们不定大目标,我们只是蝼蚁小民,但是为了梦想在奔跑。 ”
《长裙过踝半厘米》在网上点击率很高,马鹿觉得主要是真诚吸引了大家。“再就是,网上宅人很多,也许有些人还没意识到,但他们切实存在。我们有共同的生活体验。这部书从内容到封面设计,只要是同道中人,一看就明白。”
与马鹿对话,一方面惊诧于她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积累,另外还有一副大气的真诚。
马鹿的身上,折射出无数令社会所担忧的80后、90后物质一代青年人乖张的生存状况,然而也正是她这样的青年,消解着社会对于这些接班人的忧虑。因为其乖张的背后,仍旧深埋着人类最核心的传统价值观,譬如善良,譬如诚实。
转自中国网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岚海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