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收益率
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一些投资者看到预期收益率就误以为是可以拿到的回报率,实则不然。虽然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最终都能达到预期收益率,但只要是投资就会有风险,不能排除达不到预期收益的情况。WIND股转系统资讯数据显示,2012年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20901款,其中10215款产品公布到期实际收益率,就有211款产品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
对于结构性产品而言,往往会有多个预期收益率。这是因为结构性产品多挂钩于汇率、黄金、股票等,往往会包含多个触发条件,也就是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达到所对应的预期收益率。有业内人士称之为银行理财的“对赌协议”。这类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可能会很高,但因为标的物波动较大,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较低,甚至会出现亏损。
理财师建议如果不熟悉所挂钩的标的物,尽量不要轻易购买。在一种情况下,预期收益率是等于实际收益率的,那就是对于保本保证收益型产品。
预期收益率
为何是“年化”的?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以年化标注,是为了便于横向比较其他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此外,与一年期定存利率的差距也可以一目了然。
举例来说,一位客户花10万元认购了一款产品,产品说明中注明预期收益率为5%,期限为6个月。这里的预期收益率是年化以后的,意味着产品到期之后,这位客户获得的收益为:10万元×5%×6个月/12个月=2500元。而不能用10万元本金直接乘以5%的预期收益率。
注意募集期和节假日
到期损失
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也就是销售期多为一个星期左右,但也有一些产品募集期会高达半月甚至一个月。在募集期内,投资者认购的本金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计息,甚至是没有收益。此外,因为银行理财到期资金一般是T+2日到账,如果产品到期日为节假日前一两天,那么这笔资金仍然保留在银行手中。
举例来说,一款产品期限为30天,募集期是4月1日到4月10日,产品到期日为5月10日。一位客户在4月1日认购了这款产品,假如5月10日是周五,那么这位客户直到下周一也就是5月13日才能拿到资金。这位客户一共付出的时间为4月1日到5月13日,共43天,而非产品期限30天。
摘自中财网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岚海搜集整理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岚海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