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136  帽子  祝永亮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採昆仑灵气展天山雄姿——品大西北的儿子张平之笔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2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山岸  浏览次数:928
核心提示:中国做为东方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有着延绵不断的灿烂辉煌历史,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所倡导的自然与和谐的音符,有着深刻的韵味。直到现在,她所折射出的光芒也越发璀璨,还为世人所称道、追逐。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结晶之一的中国书画发展至今,也一如既往甚至更执热的受到人们的青睐、追捧、痴狂。而由此,也诞生了众多艺术大家。
      中国做为东方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有着延绵不断的灿烂辉煌历史,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所倡导的自然与和谐的音符,有着深刻的韵味。直到现在,她所折射出的光芒也越发璀璨,还为世人所称道、追逐。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结晶之一的中国书画发展至今,也一如既往甚至更执热的受到人们的青睐、追捧、痴狂。而由此,也诞生了众多艺术大家。
 

长城内外尽朝晖(620cmx240cm)悬挂于新疆国际博览中心贵宾门厅
 
      张平先生出生于中国上海,由于家庭的熏陶,张平先生在很小的时候就迷上了书画,也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张平先生得天独厚,得到了众多大师,如:陆俨少、李可染等名家的指点。习练书画,日露锋芒,小小年纪就掌握了南派山水的清秀丽润和北派山水的雄浑苍劲。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张平先生却遭受着双重的压力,可张平先生没有放弃,并以他超常的勤奋和火焰般疯狂的执热一如既往地坚持着,也因此成功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朝霞映天山(240cmx120cm)
 
      但凡能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的画家,都有着自己的艺术圣地,他们在这个启发给予灵感的地方,拜自然为师,从大自然中感悟苍穹的奥妙,从中得山川之助,究造化之巧。如梅瞿山的黄山、范中立的太华、傅抱石的金刚坡,而对张平而言,新疆天山无疑是他的艺术圣地。
      欣赏张平先生的每幅作品,都有着震撼和感动,他精心创造的艺术世界,融汇了他内敛自律的人格,儒雅憨拙的意趣和大气磅礴的境界以及大爱无疆的精神。他对其眼中真实物象分门别类,进行抉择、取舍,从中汲取了精华,汰去了糟粕,从而创造出了比真实更真、更善、更美、更和谐的艺术境界。我想:这正应了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论道的:“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素养,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观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张平先生得悟自然之妙,妙参造化之奇,并升华为自我艺术境界,这就是圈内人常说的:天人合一的迁想妙得吧!
 

黄河颂(240cmx120cm)
 
      其作品《朝霞映天山》,以浓淡深浅的墨色席卷画面,以此来表现山峦层次感,并以其精到的笔触展现崇山峻岭的气势磅礴、层层积墨、钩皴点染、峰峦出没、烟笼雾锁、苍茫雄奇,而由山背顺势而下的雪山飞泉,穿越重岩叠嶂、辗转而下、笔力万钦、尤如银龙飞舞跳入碧潭,而激起的水花蜿蜒前进,充满了动感。不论是远处的雪山云海或是近景的巍峨巨石、苍松翠柏都十分精到。笔墨淋漓酣畅、线条奔放凝练、色彩厚重大气,更巧妙运用了其师陆俨少先生的云水技法描绘了云海山岚飘于崇山峻岭之间,再次增添了气势,其画丘壑纵横,结构布局亦如高手布奕、知白守黑、虚实相生,风格厚重空灵,此番山水境界非文化修养与生命体悟至深不可得啊!
 

泰山日出(360cmx180cm)
 
      张平先生一生专攻山水,亦擅长花鸟、人物、书法、金石,其常变常新,契而不舍地研究中国画的精髓,特别是近年来,张平先生大胆的将红黄蓝这三种象征生命的颜色用到自己绘画中,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创立了以红黄蓝为元素的新山水画风格。不仅如此,张平先生还把这生命之源的颜色用运到花鸟、人物等领域。这也正应了张平先生自己的期望,那就是将南北派山水所有的精髓融会贯通,再结合时代的主旋律,赋予其生命的红黄蓝主色,从而创造出中国画山水的新面貌。
 

天山奇秀图(260cmx260cm)
 
      透过历史尘埃,张平先生感悟了天山的苍凉,昆仑的悲壮,对新疆历史的了解使他更懂得了新疆各族人民对和谐,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正是新疆丰富了他的艺术想象,正是这块圣地造就了他的山水大气象。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编辑雨林采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