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欢乐,纵享丝滑”。
这是近期德芙巧克力系列广告中,流传颇广的一句广告词。上个世纪80年代末,作为美国跨国食品公司玛氏(Mars)打造的产品,德芙巧克力就已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短短几年时间,德芙不仅在中国市场中站稳脚跟,更是成长为领导品牌。
但近几年来,早已深入人心的“德芙式口感”,却多了些异样味道。
据媒体报道,1月6日,北京的一位肖女士在吃德芙巧克力时发现活蛆。“打开包装,居然看到一条白色蛆虫在巧克力上蠕动,吓得我一身冷汗。”她回忆。
随后,肖女士向销售超市和生产商反映了这一问题。超市方称,这款巧克力产品是去年年底从厂家采购的,至于为何含有蛆虫,则“不清楚”。同一天,德芙巧克力官方表示,会取走样品调查,并及时公开调查结果;德芙已向肖女士道歉,并给予10倍价格赔偿。至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无介入此事件,尚不得而知。
在这条新闻传遍互联网之后,不少人对德芙的态度感到惊讶。他们认为,10倍赔偿既难以平消费者心头之恐慌,对于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德芙品牌而言,也如九牛一毛,无关痛痒。在某大型门户网站的视频资讯,还以“德芙巧克力被曝吃出活蛆,厂家赔偿10倍了事”为标题。
不过,也有人建议,究竟蛆虫与巧克力质量有无联系,还难下定论,不妨静待结果出炉,“找出原因更重要”。
事实上,这并非德芙巧克力第一次被卷入食品安全风波。在肖女士之前,已有不少消费者投诉,在德芙巧克力中发现蛆虫等异物。但最终结局,都显得云淡风轻,甚至不了了之。
德芙巧克力的如此情形,恰如中国“洋食品”遭遇食品安全事件后的一个缩影。
越过“安全区”的洋食品
例如食品保质期被任意篡改、保质期内产品发生质变、食品不卫生、乱用添加剂等事件层出不穷。但相关企业接受的处罚之轻,甚至未获处罚,这让很多消费者不理解。
国外食品生产企业、跨国公司进驻中国之后,往往能借助历史、管理、企业文化等优势,迅速在市场上攻城略地,赚个盆满钵满。消费者往往也能因此拥有更丰富,甚至比国产更好的选择。但同时,“洋食品”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某些跨国公司相比在欧美发达国家对产品质量、社会责任感如生命般的高度呵护,在进入中国后似乎表现出另一番面孔。这还让媒体就此掀起过“外企到中国就变坏”的讨论。
例如食品保质期被任意篡改、保质期内产品发生质变、食品不卫生、乱用添加剂等事件层出不穷。但相关企业接受的处罚之轻,甚至未受处罚,这让很多消费者不理解。
最近的肯德基“速成鸡”事件中,备受欢迎的鸡肉食品被曝使用养殖户都“不敢吃”的肉鸡。
无独有偶,另一当事方麦当劳起初明称鸡肉原料都经检测确认合格,符合政府相关标准。然而,在舆论重压下,2012年12月26日,麦当劳承认采购过山东六和鸡,并闪电发出致歉声明。
而随着事件被媒体进一步曝光,消费者才得知,肯德基早在2010年和2011年的自检中,就得知鸡肉原料的抗生素含量超标。
更让一些人感到气愤的是,肯德基在迟到的官方道歉声明中,也表现得“缺乏诚意”,避重就轻。
作为一家世界知名的餐饮连锁店,肯德基的中国历史却不甚光彩。2005年,因“苏丹红事件”,招牌产品“新奥尔良烤翅”就曾下架数日。之后,肯德基的煎炸油、“黄金蟹斗”、过期食物等都遭到过质疑。
除了“洋快餐”,其他跨国食(饮)品公司在中国的“不良记录”也俯拾皆是。
去年4月,立顿泡袋茶被曝出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对立顿产品进行抽检的环保组织声称,不符合欧盟安全标准的“立顿”产品,却堂而皇之地在中国销售。此事件使得监管部门出台的标准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但至今未有定论。
一直被认为是“天然和健康”象征的高端饮用水依云矿泉水,实际上自2006年以来,已累计有22个批次共计470余吨被检测为不合格。其中10个批次亚硝酸盐超标,12个批次细菌超标。
更早的时候,另一个巧克力品牌也被蒙上阴影。
2011年12月28日,上海消费者谢某因发现费列罗巧克力在保质期内爬出活虫向经销商提出投诉。而费列罗公司表示“只能剩多少赔多少,吃进肚子里的不管,除非谢先生能证明吃下去的巧克力也有类似问题”。经过取样检查,费列罗同意赔偿剩余颗数的巧克力。
在此前后,多位消费者就在购买的费列罗巧克力发现“活虫”而向消协、媒体以及费列罗公司投诉过,但都未得到明确答复。究竟是产品存在安全问题,还是举报者无中生有,消费者不曾得到答案。
而在食品的销售环节,零售业巨头家乐福也曾数次被发现销售过期食品。
监管“外严内松”?
比较之下,中国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着实可称为“轻微”。近年来,国内处罚的“大单”屈指可数。
相比在中国市场上的“放开手脚”,跨国食品企业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就显得不那么自在了。
在法国,无论是家乐福或是其他超市,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前都会将要过期的食品扔掉。一旦被监管部门发现销售过期食品,处罚是“立即关门”。
最为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案例或许是“美国老太获麦当劳天价赔偿”事件。
据相关资料,这一事件的经过是:一位79岁的老太太到麦当劳就餐,因为服务生没把咖啡的温度调好,致使老太太倾倒出的咖啡烫到了自己的腿,诊断为三度烫伤,法院判决麦当劳赔偿270万美元。
2005年10月的澳大利亚,一位叫莫妮卡萨曼的7岁女孩,在悉尼的一家肯德基门店食用鸡肉卷后,患上沙门氏菌脑病,症状包括大脑认知、行动、语言能力严重损伤,最终四肢痉挛性瘫痪。
去年,澳大利亚法庭裁定,快餐连锁店肯德基提供不洁食品、导致一名顾客患病的事实成立下令肯德基向原告支付800万澳元(约合830万美元)赔偿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比较之下,中国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着实可称为“轻微”。近年来,国内处罚的“大单”屈指可数。被罚得较重的,要数沃尔玛连锁店销售假“绿色猪肉”案。但最终,沃尔玛领到的罚单也只有269万元。
另据相关报道,肯德基瞒报鸡肉抗生素残留超标事件,按照法律,只能处3万元罚金,而肯德基在中国的年营收接近百亿元。
或许正是在这种看似“外严内松”的情况下,“让洋食品吃张天价罚单”的声音应运而生。
但在法律专家看来,这既不现实,也不容易。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开罚单不能随意,受制于主体法定、职权法定、程序法定、证据充分等最基本的执法原则。也就是说,执法,还要立法先行。
而目前来看,中国对跨国食品企业有经济上的处罚结果,“已属不易,是法治的进步。”刘俊海说。
“过去,处罚民营企业、个体户没有问题,但出于推动当地经济的考虑,我们对跨国企业往往像‘香饽饽’一样捧着,难免处罚时也手下留情。”
专注于食品安全领域诉讼的律师刘新武也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目前我国对国外食品企业,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的监管可以说是非常宽松的,与国内食品生产企业不可能一视同仁,执法过程中一直都存在很多漏洞。”
天价罚单或是“毁灭性”
国内食品行业还相当脆弱,在人人平等的法律面前,一张天价罚单意味着毁灭性打击而非惩戒。
但在舆论的“求重罚”声音之下,刘新武也替国内的食品生产行业感到担忧。
他一方面承认,“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确实有高昂罚款处罚之说”,另一方面,作为大学食品专业出身的律师,他在对国内食品工业有较透彻了解的前提下,也提出了反对“天价罚单”的意见。
“美国的食品工业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健全的食品工业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可能因为个别食品安全事件的高昂罚款而毁灭整个食品工业或者一个食品行业。而我国的食品工业则刚刚起步,仅具有2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人才、技术、生产管理、资金、市场运作、整体策划还是抗风险能力、整体规模等等都在‘摸石头过河’的阶段。”刘新武说,国内食品行业还相当脆弱,在人人平等的法律面前,一张天价罚单意味着毁灭性打击而非惩戒。
“所以在我们看来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所谓高昂罚款只不过是适合于本国国情的一种管理方式。他们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也不是简单的高昂罚款,其配套的法律法规很多,其配套的有效管理方式很多,与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等相似。而我们只是选择的看到了高昂罚款,对于很多其他更加有效的处罚方式却视而不见。”
刘新武说,从监管角度而言,执法部门技术及检测设备的缺失也导致外资食品企业使用的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是否严重超标、速成鸡的激素超标等等类似高技术食品安全事件多年来处于“失控状态”。
刘俊海则认为,虽然当下跨国食品企业在中国的违法成本相当低,但未来,可以用修改相关法规的方式,将其大幅提升。
“比如,我建议将罚款金额不再依据‘违法所得’的一定比例确定,而是改为‘违法销售额’。”刘俊海解释,这是为了在有关部门的执法过程中,避免企业不承认“违法所得”的存在。而“违法销售额”只需根据财务账单就可明确。
“跨国公司也应该注重提升社会责任感,不仅做赚钱多的企业,还得做受人尊敬的企业。”刘俊海补充道。
选择“糟糕”的无奈
老百姓的信任与消费“惯性”,无形中纵容了“洋食品”的安全问题。
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是,近年来中国消费者一面维权,一面还是乐于将“洋食品”频频搬上餐桌。
以肯德基为例,即便几经大风大浪,招牌却依旧亮眼。
在被曝光新奥尔良烤翅烤酱含“苏丹红”后,肯德基当月底即恢复了新奥尔良烤翅的销售。而且,此后肯德基在华的事业通道,也并没有受到“苏丹红”以及后来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阻滞。根据2011年的财报,在全球经济依然阴云未散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已然成了全球肯德基的“聚宝盆”,为其贡献全部利润的将近50%。
而去年“速成鸡”事件发生后,肯德基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额预计下降6%,运营公司百盛集团股价也有一定下挫,但目前来看,不少肯德基餐厅依然人头涌动。据媒体报道,即使不在用餐高峰期,在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吃饭的人仍然络绎不绝,甚至座位难寻。
有评论称,除了监管问题之外,跨国企业在中国往往底气很足,另外,老百姓的信任与消费“惯性”,无形中纵容了“洋食品”的安全问题。
某调研机构曾就中国消费者对国内外品牌信任度有过一次调查。
这次调查的范围包括了中国众多一线与二线城市,共进行了1500次深度访问。
结果表明,由于中国的质量检验问题,中国消费者对于国外品牌的信任度更高,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增长。其中,75%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处于对健康安全的考虑,跨国公司的产品会是他们的选择。
有媒体对此的解读是,“在‘糟糕’与‘更糟’之间,人们只能无奈地选择前者”。
无论是“洋食品”还是国产食品品牌,都关系着无数消费者的健康。刘新武认为,要改进目前的食品安全大环境,过分强调包括“天价罚单”在内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是片面的。
他向法治周末记者传达了这些建议:“健全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管部门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监管力度;强化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执法行政机关的横向沟通合作;提供天价高额的举报奖励制度,并且确实奖励到位,不再‘做样子’;明确监管职责,对监管部门失职的确实有相关监督并予以处罚,等等。”
这是近期德芙巧克力系列广告中,流传颇广的一句广告词。上个世纪80年代末,作为美国跨国食品公司玛氏(Mars)打造的产品,德芙巧克力就已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短短几年时间,德芙不仅在中国市场中站稳脚跟,更是成长为领导品牌。
但近几年来,早已深入人心的“德芙式口感”,却多了些异样味道。
据媒体报道,1月6日,北京的一位肖女士在吃德芙巧克力时发现活蛆。“打开包装,居然看到一条白色蛆虫在巧克力上蠕动,吓得我一身冷汗。”她回忆。
随后,肖女士向销售超市和生产商反映了这一问题。超市方称,这款巧克力产品是去年年底从厂家采购的,至于为何含有蛆虫,则“不清楚”。同一天,德芙巧克力官方表示,会取走样品调查,并及时公开调查结果;德芙已向肖女士道歉,并给予10倍价格赔偿。至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无介入此事件,尚不得而知。
在这条新闻传遍互联网之后,不少人对德芙的态度感到惊讶。他们认为,10倍赔偿既难以平消费者心头之恐慌,对于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德芙品牌而言,也如九牛一毛,无关痛痒。在某大型门户网站的视频资讯,还以“德芙巧克力被曝吃出活蛆,厂家赔偿10倍了事”为标题。
不过,也有人建议,究竟蛆虫与巧克力质量有无联系,还难下定论,不妨静待结果出炉,“找出原因更重要”。
事实上,这并非德芙巧克力第一次被卷入食品安全风波。在肖女士之前,已有不少消费者投诉,在德芙巧克力中发现蛆虫等异物。但最终结局,都显得云淡风轻,甚至不了了之。
德芙巧克力的如此情形,恰如中国“洋食品”遭遇食品安全事件后的一个缩影。
越过“安全区”的洋食品
例如食品保质期被任意篡改、保质期内产品发生质变、食品不卫生、乱用添加剂等事件层出不穷。但相关企业接受的处罚之轻,甚至未获处罚,这让很多消费者不理解。
国外食品生产企业、跨国公司进驻中国之后,往往能借助历史、管理、企业文化等优势,迅速在市场上攻城略地,赚个盆满钵满。消费者往往也能因此拥有更丰富,甚至比国产更好的选择。但同时,“洋食品”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某些跨国公司相比在欧美发达国家对产品质量、社会责任感如生命般的高度呵护,在进入中国后似乎表现出另一番面孔。这还让媒体就此掀起过“外企到中国就变坏”的讨论。
例如食品保质期被任意篡改、保质期内产品发生质变、食品不卫生、乱用添加剂等事件层出不穷。但相关企业接受的处罚之轻,甚至未受处罚,这让很多消费者不理解。
最近的肯德基“速成鸡”事件中,备受欢迎的鸡肉食品被曝使用养殖户都“不敢吃”的肉鸡。
无独有偶,另一当事方麦当劳起初明称鸡肉原料都经检测确认合格,符合政府相关标准。然而,在舆论重压下,2012年12月26日,麦当劳承认采购过山东六和鸡,并闪电发出致歉声明。
而随着事件被媒体进一步曝光,消费者才得知,肯德基早在2010年和2011年的自检中,就得知鸡肉原料的抗生素含量超标。
更让一些人感到气愤的是,肯德基在迟到的官方道歉声明中,也表现得“缺乏诚意”,避重就轻。
作为一家世界知名的餐饮连锁店,肯德基的中国历史却不甚光彩。2005年,因“苏丹红事件”,招牌产品“新奥尔良烤翅”就曾下架数日。之后,肯德基的煎炸油、“黄金蟹斗”、过期食物等都遭到过质疑。
除了“洋快餐”,其他跨国食(饮)品公司在中国的“不良记录”也俯拾皆是。
去年4月,立顿泡袋茶被曝出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对立顿产品进行抽检的环保组织声称,不符合欧盟安全标准的“立顿”产品,却堂而皇之地在中国销售。此事件使得监管部门出台的标准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但至今未有定论。
一直被认为是“天然和健康”象征的高端饮用水依云矿泉水,实际上自2006年以来,已累计有22个批次共计470余吨被检测为不合格。其中10个批次亚硝酸盐超标,12个批次细菌超标。
更早的时候,另一个巧克力品牌也被蒙上阴影。
2011年12月28日,上海消费者谢某因发现费列罗巧克力在保质期内爬出活虫向经销商提出投诉。而费列罗公司表示“只能剩多少赔多少,吃进肚子里的不管,除非谢先生能证明吃下去的巧克力也有类似问题”。经过取样检查,费列罗同意赔偿剩余颗数的巧克力。
在此前后,多位消费者就在购买的费列罗巧克力发现“活虫”而向消协、媒体以及费列罗公司投诉过,但都未得到明确答复。究竟是产品存在安全问题,还是举报者无中生有,消费者不曾得到答案。
而在食品的销售环节,零售业巨头家乐福也曾数次被发现销售过期食品。
监管“外严内松”?
比较之下,中国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着实可称为“轻微”。近年来,国内处罚的“大单”屈指可数。
相比在中国市场上的“放开手脚”,跨国食品企业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就显得不那么自在了。
在法国,无论是家乐福或是其他超市,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前都会将要过期的食品扔掉。一旦被监管部门发现销售过期食品,处罚是“立即关门”。
最为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案例或许是“美国老太获麦当劳天价赔偿”事件。
据相关资料,这一事件的经过是:一位79岁的老太太到麦当劳就餐,因为服务生没把咖啡的温度调好,致使老太太倾倒出的咖啡烫到了自己的腿,诊断为三度烫伤,法院判决麦当劳赔偿270万美元。
2005年10月的澳大利亚,一位叫莫妮卡萨曼的7岁女孩,在悉尼的一家肯德基门店食用鸡肉卷后,患上沙门氏菌脑病,症状包括大脑认知、行动、语言能力严重损伤,最终四肢痉挛性瘫痪。
去年,澳大利亚法庭裁定,快餐连锁店肯德基提供不洁食品、导致一名顾客患病的事实成立下令肯德基向原告支付800万澳元(约合830万美元)赔偿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比较之下,中国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着实可称为“轻微”。近年来,国内处罚的“大单”屈指可数。被罚得较重的,要数沃尔玛连锁店销售假“绿色猪肉”案。但最终,沃尔玛领到的罚单也只有269万元。
另据相关报道,肯德基瞒报鸡肉抗生素残留超标事件,按照法律,只能处3万元罚金,而肯德基在中国的年营收接近百亿元。
或许正是在这种看似“外严内松”的情况下,“让洋食品吃张天价罚单”的声音应运而生。
但在法律专家看来,这既不现实,也不容易。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开罚单不能随意,受制于主体法定、职权法定、程序法定、证据充分等最基本的执法原则。也就是说,执法,还要立法先行。
而目前来看,中国对跨国食品企业有经济上的处罚结果,“已属不易,是法治的进步。”刘俊海说。
“过去,处罚民营企业、个体户没有问题,但出于推动当地经济的考虑,我们对跨国企业往往像‘香饽饽’一样捧着,难免处罚时也手下留情。”
专注于食品安全领域诉讼的律师刘新武也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目前我国对国外食品企业,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的监管可以说是非常宽松的,与国内食品生产企业不可能一视同仁,执法过程中一直都存在很多漏洞。”
天价罚单或是“毁灭性”
国内食品行业还相当脆弱,在人人平等的法律面前,一张天价罚单意味着毁灭性打击而非惩戒。
但在舆论的“求重罚”声音之下,刘新武也替国内的食品生产行业感到担忧。
他一方面承认,“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确实有高昂罚款处罚之说”,另一方面,作为大学食品专业出身的律师,他在对国内食品工业有较透彻了解的前提下,也提出了反对“天价罚单”的意见。
“美国的食品工业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健全的食品工业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可能因为个别食品安全事件的高昂罚款而毁灭整个食品工业或者一个食品行业。而我国的食品工业则刚刚起步,仅具有2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人才、技术、生产管理、资金、市场运作、整体策划还是抗风险能力、整体规模等等都在‘摸石头过河’的阶段。”刘新武说,国内食品行业还相当脆弱,在人人平等的法律面前,一张天价罚单意味着毁灭性打击而非惩戒。
“所以在我们看来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所谓高昂罚款只不过是适合于本国国情的一种管理方式。他们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也不是简单的高昂罚款,其配套的法律法规很多,其配套的有效管理方式很多,与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等相似。而我们只是选择的看到了高昂罚款,对于很多其他更加有效的处罚方式却视而不见。”
刘新武说,从监管角度而言,执法部门技术及检测设备的缺失也导致外资食品企业使用的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是否严重超标、速成鸡的激素超标等等类似高技术食品安全事件多年来处于“失控状态”。
刘俊海则认为,虽然当下跨国食品企业在中国的违法成本相当低,但未来,可以用修改相关法规的方式,将其大幅提升。
“比如,我建议将罚款金额不再依据‘违法所得’的一定比例确定,而是改为‘违法销售额’。”刘俊海解释,这是为了在有关部门的执法过程中,避免企业不承认“违法所得”的存在。而“违法销售额”只需根据财务账单就可明确。
“跨国公司也应该注重提升社会责任感,不仅做赚钱多的企业,还得做受人尊敬的企业。”刘俊海补充道。
选择“糟糕”的无奈
老百姓的信任与消费“惯性”,无形中纵容了“洋食品”的安全问题。
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是,近年来中国消费者一面维权,一面还是乐于将“洋食品”频频搬上餐桌。
以肯德基为例,即便几经大风大浪,招牌却依旧亮眼。
在被曝光新奥尔良烤翅烤酱含“苏丹红”后,肯德基当月底即恢复了新奥尔良烤翅的销售。而且,此后肯德基在华的事业通道,也并没有受到“苏丹红”以及后来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阻滞。根据2011年的财报,在全球经济依然阴云未散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已然成了全球肯德基的“聚宝盆”,为其贡献全部利润的将近50%。
而去年“速成鸡”事件发生后,肯德基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额预计下降6%,运营公司百盛集团股价也有一定下挫,但目前来看,不少肯德基餐厅依然人头涌动。据媒体报道,即使不在用餐高峰期,在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吃饭的人仍然络绎不绝,甚至座位难寻。
有评论称,除了监管问题之外,跨国企业在中国往往底气很足,另外,老百姓的信任与消费“惯性”,无形中纵容了“洋食品”的安全问题。
某调研机构曾就中国消费者对国内外品牌信任度有过一次调查。
这次调查的范围包括了中国众多一线与二线城市,共进行了1500次深度访问。
结果表明,由于中国的质量检验问题,中国消费者对于国外品牌的信任度更高,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增长。其中,75%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处于对健康安全的考虑,跨国公司的产品会是他们的选择。
有媒体对此的解读是,“在‘糟糕’与‘更糟’之间,人们只能无奈地选择前者”。
无论是“洋食品”还是国产食品品牌,都关系着无数消费者的健康。刘新武认为,要改进目前的食品安全大环境,过分强调包括“天价罚单”在内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是片面的。
他向法治周末记者传达了这些建议:“健全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管部门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监管力度;强化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执法行政机关的横向沟通合作;提供天价高额的举报奖励制度,并且确实奖励到位,不再‘做样子’;明确监管职责,对监管部门失职的确实有相关监督并予以处罚,等等。”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编辑紫叶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