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岁的增大,生活在因渭河一泻奔流而形成的八百里秦川的我,愈加对八水绕长安中两条最大的河流泾河与渭河的发源和流向,它们到底在哪里相汇、究竟是怎么分明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泾渭分明”的相汇处,也就成为我一直向往的地方。
2012年炎夏的一天,我终于来到了被誉为八百里秦川的“白菜心”西安市高陵县,观看泾渭两河相汇处。我们驱车下了公路,沿着崎岖蜿绕的小道,兴致盎然地直奔高陵县榆楚乡上马渡村泾渭交汇处。
车在道路边一个歪七裂八写着“泾渭交汇处”字样的石台旁边停了下来。我们下了车,眼前呈现出一片广阔的水域,远处一小与近处一大的两条河流交汇在一起,缓缓向东流去。小的自然是泾河,大的自然是渭河了。河水不是想象的那么汹涌奔腾,两河相汇是那么的自然和从容。河水荡漾,微风吹拂,水光粼粼,水天一线,天地合一,偶尔看到几只水鸟在游弋戏水,一派静谧、恬淡的自然景象。陪同我们的高陵朋友说,这就是泾渭交汇处,高陵县政府准备开发这一旅游资源,规划在这里修建国家级泾渭分明休闲度假区。并已从2011年开始,进行河道疏浚,河堤修缮,河岸治理、绿化美化以及文化旅游设施建设等工程。
我不禁惊叹:这就是我一直向往的泾渭分明吗?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流入黄河;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流经甘肃、陕西。两河在西安市高陵县榆楚乡上马渡村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自这里。说的是在泾河、渭河两河相汇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可我睁大眼睛,凝视良久,两股河水相汇,一片黄水连天,隐隐约约能看到似乎渭河水稍明亮一些,却怎么也分不清谁清谁浊。
泾渭分明, 究竟是“泾清渭浊”还是 “泾浊渭清”,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们有着不同的说法和理解。
《诗经·邶风·谷风》中有一句“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从字面意思理解应该是:泾河因渭河水变浑浊,但泾河水下依旧清澈见底。很明显是说泾清渭浊。可谓是关于泾渭水清浊之辩的“泾清渭浊”的最早文字渊薮。
西汉诗学大家毛苌《诗传》解释说:“泾渭相入,而清浊异”,虽然没有明确说“泾渭”究竟何清何浊,但后人从语序理解,可以推知,毛苌的理解应当是泾清渭浊。东汉学者郑玄为《诗经》作笺注,明确地解说:“泾以有渭,故见渭浊。”看来,从《诗经·邶风·谷风》的作者到东汉大儒郑玄,都以为泾清渭浊。
有专家分析说,泾河虽从黄土高原流下来,但泾河是一条“下切河”, 它早已切到了黄土下的基岩上,泾河的河床是石头底。它在有的地段是浑的,但大部分河段是清的。夏季洪水季节或春汛或上游降雨,则河水是浑的。其余大部分时间是清的。但渭河流淌在冲积平原上,它既冲刷,又淤积,河床是自己堆积制造的,而且总在变动中,它可以通过河床淤积的泥沙自己给自己供沙。
这样,古人认定的“泾清渭浊”自然是有根据的。
然而,从西晋到唐宋清时代的文人们,却一反前人之说,认为渭清泾浊。
西晋文人潘岳从洛阳前往长安,作《西征赋》写道“南有玄灞素浐,汤井温谷。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梁书·元帝纪》也有“浊泾清渭”的文字。
唐代大儒学者孔颖达的理解也是:“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诗集传》也得出了和《诗经》作者相反的观点:“泾浊渭清,然泾未属渭之时,虽浊而未甚见,由二水既合,而清浊益分。”可见,他们理解的都是泾浊渭清。
持这一观点的还有许许多多文人墨客。
唐代王维、杜甫、白居易、储光羲、权德舆、柳宗元、贾岛、孟郊、李商隐、吕牧等著名诗人的诗文里,都可见“清渭”字样。如白居易《重到渭上旧居》诗开头两句:“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他在《泛渭赋》中还曾经写道:“泛泛渭水上有舟,沿兮溯兮,爱彼百里之清流。”因为白居易居处近临渭水,所谓渭水“清流”之说应当真确有据。再如孟郊《答书上人止谗作》也写到渭水不浑:“渭水不可浑,泾流徒相侵。”杜甫还有《秦州见敕目》“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和《哀江头》“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等名句。在他的诗作中,说到“清渭”的竟有9处之多,说到“浊泾”的也有4处。“去马来牛不复辨,泾浊渭清何当分。”他说的就是渭水清而泾水浊。这大概似是给泾渭分明这句成语定调了。
南宋诗人陆游《剑南诗稿》也多出可见“清渭”之说,其中有“我昔从戎清渭侧”句。又如他的《远游二十韵》其中就说到清渭:“辕门俯清渭,彻底绿可染。”从陆游口气之坚定看,似乎这位大诗人所说“清渭”也是确有实据的。
清代文人朱维鱼的《渭城竹枝词》十二首,其中有一首虽写男女情爱的:“君来定识泾水浊,妾意终怜渭水清。生憎流入黄河去,顿教清浊不分明。”但,读者注意到,诗句中很明确地指出“泾水浊”,“渭水清”。
“渭清泾浊”,从两条河的发源地来看,渭水的清也是有根据的。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源自甘肃乌鼠山流经陕西入黄河,流经的是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泾水全程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就河水含沙量而言,应该是泾水比渭水大的。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196公斤;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26.8公斤。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历史上的泾河是渭河支流,在陕西中部,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水量变化大,可以想见它在流入渭河时应该是浑浊不清的;而渭河则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上游以及北岸泾河、洛河等支流汇入渭河后,渭河因此可能浑浊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历史上传说阿房宫的宫女们经常在渭水河边对着河水梳妆打扮,这似乎也可以成为渭河水清的例证。
那么,泾渭两河究竟是泾清渭浊还是渭清泾浊呢?清乾隆皇帝读《诗经》,不满意“泾浊渭清”的解释,特派陕西巡抚秦承恩进行实地考察。秦承恩考察后,在报告中写道:泾水“其流与江汉诸川相似”,而渭水“其色与黄河不甚相远”,“至合流处,则泾水在北,渭水在南,泾清渭浊,一望可辨。合流以后,全河虽俱浑浊。然近北岸数丈许尚见清泚,过此七八里外,清浊始混而为一。”于是乾隆皇帝在他的《泾清渭浊纪实》中明确宣布了与前代文墨客们相反的观点:“实‘泾清渭浊’”的结论。
历史转了一个大圈,滑稽的是又回到了原点《诗经·邶风·谷风》的本义。
当代我国很多工具书不知依据的是什么,对泾渭水清浊的认识否定了唐宋清文人的结论。如最权威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泾渭分明”的释义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我有意查阅了不少词典,基本上都是持“泾清渭浊”这一观点。也有少数词典是似是而非、兼收并蓄。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释义“泾渭分明”时,不说自己的观点,而说:“古人认为渭水清,泾水浊。泾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各种说法莫衷一是,可真是把人倒得晕头转向,泾渭难分了。
有人说是不是古人搞错了,怎么一个阶段说“泾清渭浊”另一个阶段又说“泾浊渭清”呢?
其实我们的古人是聪颖的、智慧的。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看到的、体验到的自然景观,而作的描绘而已!我们怎能拿现在看到的景物,去套古时的典籍记载?历史是发展变迁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泾清渭浊”或“泾浊渭清”在某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可能是存在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说得好:“泾渭两河的清浊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认为,泾渭清浊的历史变化,与当地植被的保存与毁坏以及水土流失是否严重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历史时期在泾水和渭水上游地方开发程度的不同,导致了这两条河流含沙量的变化。
今天,我们很明显已看不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长达数里的“泾渭分明”壮观场景。所能看到的是,由于历史的变迁,河床的移动,水土的流失,人为的开发破坏,泾河和渭河已被严重污染,两条黄浊的河水已混为一水,无法分辩了。
面对眼前的泾渭相汇处,我想起了《左传》里的一句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老祖宗们创造的“泾渭分明”的成语诞生地泾渭分明的景观已不复存在,那么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是否将要消失?地方政府还真的有必要动用大量的“真金白银”去修建泾渭分明度假区吗?人们还有必要再去分辨泾渭谁浊谁清吗?
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悲哀?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岚海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