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在2000年Intel就已经制定出ATX12V的规范,但真正被厂商和用户获得双重重视和认可则是在2.0版标准之后。由于Intel要解决CPU功耗上升而单独设计供电,而随后PCI-E显卡的加入对电源要求出现较大变动,导致行业不得不认真对待这个标准。随后伴随相应硬件产品的价格降低功耗提升,电源的功率从那时起也开始一路提升。回望此时,额定功率到底应不应该实标的确在媒体上引起过大范围的讨论,但在当时混乱的市场之中实难约束也逐渐淹没的了无声息。
升级版ATX12V电源铭牌标识
·以技术立足 台系品牌获首肯
在整个硬件平台功耗提升,而电源稳定性被提至首个话题之后,那些有技术实力的台系品牌在此刻更容易成为“稳定”的代言人。在这一阶段,台系背景的海韵、Tt、Antec、海盗船等高端电源进入了大陆市场。由于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相应产品一经推出也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此时本土品牌依然占据着渠道的大壁江山。
·本土品牌渠道强势 实力不容小觑
虽然台系有高端产品进入市场,但大陆地区经济发展状态以及用户的购买习惯所致,技术的进步传导到市场端需要大量的推广以及一定时间的沉淀,所以此前已经占据大陆市场大量份额的大陆品牌仍然是用户关注的焦点。我们从ZDC(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给出的的一份关于06年十一假期之间的品牌关注情况,可以看到在关注前10的品牌当中,本土品牌有7家,另外还有3家台系品牌。而当时关注排行前两名的航嘉、长城总体份额接近整个市场的一半。
|
·38度机箱 一段最火的辉煌
这一阶段的机箱市场之中,“38度机箱”这个名词几乎成为了最吸引人的卖点。由于奔腾四架构以及频率提升迅速所影响,处理器的发热量提升迅猛。而Inte在2003年推出了CAG1.1标准,即在25℃室温下,机箱内CPU散热器上方2CM处的四点平均温度不得超过38℃,达到这个标准的机箱则称为38℃机箱。因此很多机箱厂商开始迎合趋势,推出相应的产品,以38度机箱为卖点,在当时大受欢迎。比如金河田富士康、多彩、技展等品牌。但这个词汇在之后的酷睿系列出来之后,随着处理器温度得以良好的控制也逐渐淡出市场。这一阶段的市场虽然仍然是立式机箱的绝对天下,但是卧式机箱和HTPC机箱也开始崭露头角。
根据ZDC出具2006年度报告,当时最受用户关注的十大机箱品牌中,台系品牌也仅占三席,同样位居前三的金河田、爱国者、多彩的关注综合同样接近整体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