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闻在线网12月13日消息(记者 李杨):经过连续11年的不懈努力,国家总投资107.39亿元的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已接近尾声。目前,我区科学家通过深入研究该区域胡杨年轮的变化,发现生态输水提高了胡杨的径向生长量。这一研究结果印证了“补水还绿”对塔河下游产生的显著生态效应。
11年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13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使当地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濒临枯死的野生胡杨等植被重现生机。
据了解,树木年轮连续性强、分辨率高,可以忠实“记录”火灾、地震、环境污染等信息,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一面“镜子”,从树木年轮的变化中,可以反演环境条件变化,判定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因此,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海量提出,基于塔河中下游地区近50年来重大环境变化事件,即:1972年塔里木河下游出现断流和2000年开始实施生态输水工程,分析该地区胡杨径向生长量的变化,从而定量解释重大环境变化对胡杨生长的影响。
徐海量解释说,径向生长量即年轮宽度的值,径向生长量越大,说明该年份水量相对丰沛,气候相对湿润。
2000年8月,徐海量及其团队在塔河下游河道布设了9个监测断面,并布置地下水监测井。2009年至2011年,团队在监测井周围选取胸径均在60厘米至80厘米的胡杨进行取样,共取样了357棵树,获得了714个样芯,再通过树木年轮测定仪和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输水后,塔河下游的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和依干不及麻四个监测断面胡杨的径向生长量分别增加了79.37%、174.5%、75.61%和71.81%。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喀尔达依、阿拉干两个监测断面胡杨的径向生长量在2001年发生由少到多的显著性突变,英苏、依干不及麻两个监测断面在2002年发生由少到多的显著性突变。这一研究结果证明,生态输水显著改善了胡杨生长环境。
研究人员还将研究结果放在近20年、40年、60年等三个不同时间跨度内进行宏观分析。结果表明,从近60年来看,输水后胡杨径向生长量的变化与60年前相比依然较小,说明生态输水抑制了胡杨的继续退化,但当地胡杨还未达到以前最好时期的生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