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岁的蒋锋,是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2010年12月,因工作出色被选为张家港首批援疆医疗组成员,并被任命为巩留援疆医疗小组的组长,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来到巩留县人民医院后,蒋锋深切的感受到因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落后,脑外伤和脑出血等病症给巩留各族群众带来的伤痛。在人员、设备等条件都不具备的条件下,他毅然决定边开展神经外科手术,一边筹备成立县脑外科。
在县委、政府和医院的全力支持下,2011年7月,巩留县人民医院脑外科正式成立。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也十分牵挂,时刻关注着他的工作开展情况,经常和他通电话。“其实我妻子对我最担心的是是什么呢,就是对我工作的开展。为什么呢?因为我在这边其实也不是代表我一个人,也是代表我们整个张家港的工作组的一个形象,所以说每次手术,包裹其它工作的开展,其实应该说是,可能说要比在我们自己张家港要花更多的一些心血, 要花更多的精力。”蒋锋深有感触地说。
脑外科业务的开展填补了巩留县医疗技术的一项空白,成为巩留县乃至周边县市的特色科室、招牌科室。目前已诊治各类患者1200余人次,抢救重危患者120余名,抢救成功率在90%以上;一面面锦旗送到了县人民医院脑外科。2012年4月,蒋锋荣获2011年度张家港市“十佳身边好人”荣誉称号。
一个人援疆,背后是一个家庭在援疆,是一个集体在援疆。蒋锋的爱人郭蓉在张家港市一所幼儿园工作,孩子已经上初一了。因为孩子的学校离家有好几公里。每天早晨郭蓉都要在5点钟起床,6点钟送孩子上学,晚上9点去接上晚自习的孩子。期间还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记者在蒋锋家里采访时了解到,因为工作忙,蒋锋平时就很少陪爱人、孩子。自从参加援疆工作以后,机会就更少了。除了结婚照,能看到的就是几年前蒋锋陪爱人和孩子去漓江浏览时的照片了。提起这些,郭蓉老师并没有向我们诉苦,话语中没有一丝的报怨,更多的却是对丈夫因时差等影响身体的担心,是对丈夫倍受边疆群众尊敬与喜爱的自豪。当我们问到是否想让丈夫早些回来时,郭蓉老师激动说,“心里就是希望团团圆圆,让他早点回来。他说6月20号左右吧,就可能可以回来,但是也非常舍不得那边的同事呀,还有在那边一起生活过的朋友。如果组织上让他再留个一年半的话,怎么说呢,反正我还是会支持他,然后还是我那句话,在家里好好地带好儿子,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反正家里有我,一切你在外面都放心。”。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是蒋锋成长的地方,虽然这一年半蒋锋不在,可当我们走进他的办公室时,办公桌上仍是一尘不染,万年青依旧是青翠欲滴。同事们说,大家都在盼着蒋锋主任能早些回来,也都希望能像蒋锋一样为援疆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惠祥告诉笔者:“除了继续派出医院骨干直接参与援疆工作,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加强交流合作。第一个是可以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这样子的话我们就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一些技术指导,第二个,每年到新疆去进行几次短期的指导和诊疗工作。第三个方面呢,巩留县医院也可以每年也可以派一些年轻的医生到我们这边来再进一步的加强进修和学习,同时到一些发达的地区参加一些学术交流,让他们能够更新知识。”
每一位援疆干部,背后都有一个援疆家庭、一个援疆集体。正是有了他们,让一股股力量从四面八方汇聚在天山南北,拉开了集全党之智、举全国之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的宏伟画卷。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采集: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