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展现了诱人的中国美食,近日又有协会高调宣称“国产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事实上,当“舌尖上的中国”展现的美食和文化给很多人带来享受的同时,现实却多少有些不那么美好,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更是不断挑战着公众的神经和社会的底线。
食品安全问题频现的背后,暴露出整个农产品及食品产业体系的诸多漏洞:农产品生产环节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土壤和水体遭受污染;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环节,工业原料的乱用和滥用问题突出;监管环节方面,目前的监管体系还难以对生产者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更让人担忧的是,一味逐利下的道德溃败使得很多生产者缺乏对食物的敬畏,不良商人“造假制毒”。
对于每个个体而言,1%的不安全即意味着100%的风险,所谓“历史最好时期”的唱多论调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即使食品安全的总体形势在不断改善,但仍然需要“做空者”,尤其是专业、理性的“做空者”,为产业链各环节敲响警钟,防范舌尖上的毒害。
食品安全的“做空者”,应该主要包括新闻媒体、监管部门和专业的第三方机构。
回顾近年来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再到工业明胶,无不是由媒体最先“捅出来”的。媒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体现着其社会责任。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掀起著名的“掏粪运动”,其中的经典之作便是辛克莱对食品加工业丑闻的曝光,这部著作被认为改写了美国食品安全史。
监管部门应是“做空”的正规部队,像近期云南的问题猪油便是由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最先发现并予以通报;去年的牛奶黄曲霉素超标问题,也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在抽检中发现的。但如何更多地做到事前预警而不是“事后诸葛亮”,如何及时、详尽地公开质检和处罚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拷问着监管部门的“公信力”。
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是目前尚不成熟而亟待发展的做空力量。以不久前发生的某国际品牌奶粉“营养门”事件为例:一家来自香港的商业调查机构发布报告称,该机构送检的上述品牌奶粉远未达到国际标准和中国标准,这引起社会对奶粉标准问题的广泛讨论。虽然这家机构的独立性和报告的公正性遭到质疑,但第三方机构的重要性无疑日渐彰显。
在信息社会,不容忽视的还有公众发出的“舌尖上的质疑”。比如,一家由高校研究生创办的网站“掷出窗外”近日走红,该网站发布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从中可以查询到2004年至今全国各地有毒有害食品的记录。这样的个体行为很好地表达了公众“面对食品安全应有的态度”。
需要“做空者”监督,但也要警惕某些恶意做空行为混淆视听。近期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的“打针西瓜”、“牛奶添加牛尿”,乍听起来颇具戏剧性,但仔细分析却有悖常识,最终也被专家“辟谣”。这样的“做空”很可能带来负面效应,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或者使产业和农民蒙受损失,是不可取的。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采集: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