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天山山区的独山子村是一个以哈萨克族牧民为主的牧业村,海拔相对较高。冬日的独山子村和整个柏杨河牧区笼罩在皑皑白雪当中。撒落山间的10座无公害蔬菜大棚格外显眼。李春一行首先走进了在这里进行示范种植的该乡白杨河村村民张明金的示范大棚。如不身临其境,很难把世世代代以畜牧为生的独山子哈萨克牧民和大棚里满是绿油油的反季节蔬菜联系在一起。
李春从大棚保温情况到蔬菜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张明金给李春以及随行的领导和专家算了一笔帐,“一个大棚一个冬天可以种两茬,第一茬的毛芹菜已经基本销售完了,紧接就是西红柿的培育。我目前示范的三个大棚这个冬天的收入大概在两万元”。
随行的农业专家和农业口上的领导随后又走了其余几个大棚,给示范种植户和跟随学习的本村哈萨克牧民就大棚管理和种植技术进行了耐心的指导。
李春说:“能在柏杨河牧区进行设施农业的有益尝试是具有历史性的,今天看到长势喜人的反季节蔬菜我很欣慰,将来的柏杨河牧区将从传统畜牧业中解脱出来,实现新的跨越。”
白杨河乡乡长玉素甫告诉记者,2010年,米东区依托柏杨河乡独山子村较好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规划了近6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并投资修建完成了10座20亩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又投资完成了这些大棚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这10座大棚建成后,乡政府安排了有种植经验的4户农民开始种植,每户还负责给5名牧民传授种植技术,以带动当地更多的牧民从事大棚种植。”玉素甫说。
村民吴兰说记者说,过惯游牧生活的他们来说,起初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当看到幼小的苗子一天天长大,果实从青涩过渡到火红时,一种劳作之后的充实让他品尝到了惬意。32岁的沙买提说,他已经学会了在大棚里种植西红柿的各种技术,“听乡上的干部说,柏杨河要部分禁牧,保护草场。种植蔬菜大棚将来就是我们的生计,不用养成群的牛羊一样可以发家致富,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柏杨河乡党委书记李自文认为,发展设施农业是促进柏杨河牧区转型,让农牧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的不二选择。“我们一直都在提一句话"给绿色让路",让柏杨河牧区的青山绿水亘古延续,是政府对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哈萨克牧民最大的承诺”他说。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采集: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