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相继几场大雾横扫乌鲁木齐,一个之前不了解的名词“PM2.5”进入公众视野,这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何时能够纳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内,成为市民心中的一个疑问。
12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教授冯银厂来到乌鲁木齐市,对近期引起公众关注的PM2.5及乌市环境空气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
据了解,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可称为入肺颗粒物,这个大小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等产生影响,同时颗粒物上吸附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并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此外大气悬浮物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粒子,是造成灰霾天气的最主要元凶。
冯银厂教授介绍,PM2.5目前不是我们国家城市环境质量控制的指标,也没有监测,但是新修订的标准已经把PM2.5增加到里面去作为一般项目的污染物,并且给了限值,这个标准将在2016年实施。
也许很多乌鲁木齐市民都有疑问,既然PM2.5危害如此大,为什么要在2016年才把它纳入空气质量标准中呢?
冯银厂教授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目前,许多城市还不具备PM2.5的监测能力,监测网的建设需要时间、财力、物力。因此,国家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全国的实际情况,要考虑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一个标准的出台只有符合实际,可望而又可即,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冯银厂说,目前国际上也只有美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发达国家制定了PM2.5的标准,我国作为环境空气污染较重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实际上国家从“十一五”初期就已经开始重视PM2.5的问题,并开始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当然,最近一个时期公众对PM2.5的高度关注,对于加快政府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程,促进各地完善监测技术、设备和方法具有重要作用。”他说。
据了解,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随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空气中PM2.5的浓度也在随之增长。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编辑:苗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