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情思
文/图 岳峰
“尼雅遗址”,一千六、七百年前的西域三十六国—精绝国的废墟。自上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A・斯坦因首次进入尼雅,盗掘大量袪卢文简牍和大量的珍贵文物之后,曾轰动世界。成为史学家和探险家们十分关注的地方。作为已消失的繁华国都,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深奥而奇迷的课题。
斯坦因(1862-1943)
斯坦因(1862-1943)
一九九五年十月六日中日尼雅联合考察队,集结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绿州—民丰县,开始了对尼雅地区的考察。
一、尼雅的“路”
去尼雅本来就没有路。据史书记载;它是在民丰县以北的尼雅河流域。考察队一行30人在民丰县集中,准备了帐篷、食品、睡袋、骆驮、饮用水以及沙漠之中的必需品,包括各种考察用的设备,租用了4辆沙漠车,开始向目的地尼雅进发。
在离开民丰之前,有位老乡告诉我们;在民丰县去且末县方向的公路大约10多公里处,有一个岔路向北走,便可以直接到民丰县北边沙漠最边沿的一个村,叫卡帕克阿斯坎村,这样走可以节约时间和路程。于是我们出了县城,就沿着公路向且末方向前进。沙漠车行驶在这种简易的石子路面上是很轻松的,不一会儿就跑了10多公里。发现前面是有一条向北方向的岔路,于是我们就下了公路沿着小道往前走,结果路越走越窄,开始进入芦苇丛,前面又是沼泽地,几乎看不到什么路面,大家分析这条路不对,既然是通往乡村的路再坏也应该有路面和驴车、马车的车辙。于是我们又调转车头沿着来的路线往回走。这条冤枉路大约走了4――5公里。回到公路上遇到了一个放羊的老乡,他说岔路口还在前面。当我们沿着公路又往前走了七八公里的时候,出现了岔路。于是我们下了公路,沿着便道往前走,越走芦苇越多,越走沼泽地越湿,在高高的红柳丛中,沙漠车躲躲闪闪,时而减速,时而加油,在这小小的绿洲中迂回地前进着。
大概又走了2个多小时,里程表上显示我们下公路后,已走出30公里,怎么还没有见到尼雅河和离民丰县只有40公里的阿克墩呢?
我们正在猜测的时候;前面出现了一个人家,用树枝围着好大的一个院落,喂着一群羊。我们下车便问老乡,才知道,刚才的岔路口又错了,这不是去阿克墩的路。阿克墩离这儿还有30多公里,不过从这儿向北穿过一片红柳包,虽然没有路,但穿过去就可以看到尼雅河了,顺着河流有一条路,沿路前行就可以到阿克墩,再往前走就到卡帕克阿斯坎村。当我们下车后用GPS(卫星定位仪)来测定我们所在的位置时才知道,我们沿公路离开县城近20公里,走了4个多小时后,现在离县城只有10来公里,又走回来了。天已是中午,大家随便吃了一点东西,又开始赶路。按照老乡说的方向,我们的沙漠车横冲直撞地在红柳芦苇丛中跋涉了一阵子,终于见到了尼雅河,也走到了汽车走过的路面上,车的速度也渐渐地快了起来,一会儿尘土飞扬。一会儿又陷入连泥带水的沼泽地,一会儿进入芦苇丛中,一会儿又行驶在密密的红柳地带。
就这样经过阿克墩,又行驶了30多公里,近傍晚时才到达卡帕克阿斯坎村。原本是三、四个小时的路,我们却跑了几乎一天。当晚我们只能借住在当地文物护理员白克力的家中……。
第二天一早,我们带了向导,出了村庄,继续向北挺进。这时已经完全没有路了。随着向导的指点,一会儿爬沙包,一会儿翻沙梁,一会儿闯过一丛丛红柳,一会儿跨过一道道河沟。渐渐地,白杨树看不见了,沙枣树也没有了,胡杨林由绿到黄,由黄到枯。一片片红柳也由叶到枝,最后只剩下被晒得发白的红柳根固住的一个个沙包。
绿色已经完全看不到了,举目望去映入眼帘的除了一个个沙丘,还是一个个沙丘。在这寂静而无生命的世界里,只有我们的沙漠车在呼啸,这吼声震撼着沉寂而无生命的世界,呼唤着消失了千年的文明国度。
大漠里的沙丘,有的陡的出奇,有的沙梁又高的出奇,不知多少次沙漠车担在沙梁上,我们只好下车挖沙,也不知又有多少次,又大又陡的沙丘挡住沙漠车,使沙漠车一次次地倒回来,再进行反复的冲刺,也不知有多少次冲上沙包,接着就是不走都能滑下去的陡坡。当然,在有经验的驾驶员面前,每次都是有惊无险。也不知又有多少次,当前面的车把沉积千年的尘土扬起,后面的车刹那间进入另一个世界,被尘土所笼罩。有时只能停车,等浮尘慢慢散去。这时的人和车都盖满了一层尘霜。据考古队的老队员张铁男介绍说;有一次他们进来,近30公里的路竟走了3天,可想而知这是一条多么艰难的路啊!
就这样我们终于来到了尼雅遗址中的标志性建筑――佛塔所在地,我们的扎营地。虽然大家已精疲力尽,但到达营地的喜悦,却又使大家精神倍增,当我们回顾走过的这段路时,都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感觉――路是人走出来的。走过的路无一不是坎坷,当回顾它的时候,却充满着幸福和欢乐。
二、 尼雅的“苦”
尼雅遗址,处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中,完全是沙漠气候。这里的冬天十分寒冷,春天风沙不止,夏天又十分炎热。初秋才是最好的气候。就是在这个时节,中午有时可以穿衬衣,夜晚睡觉时,却在睡袋上面还要压上一件大衣。
由于沙漠中的特殊环境对人的体能消耗非常大,如果按正常人体需求的能量进行饮食,在沙漠中是很难做到的。队员们只能在早、晚各吃一顿饭。白天出去做调查、测绘、发掘时一走一天,由于所带食物是有限的,必须按配额发放食品,一个人的午饭是一个馕、一个苹果、一根火腿肠、两瓶矿泉水。开始还可以,到后来馕怎么也吃不进去了,火腿肠也不想吃了,苹果也是强嚼硬咽,两瓶矿泉水却还要计划着喝,否则就不够用。
在沙漠中食品是宝贵的,但水更宝贵。进沙漠时所带的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除了饮用水以外,洗碗只能用沙子,既不可能刷牙,也不可能洗脸,要想沐浴那只能是做沙浴和日光浴了。我这本来就不好的皮肤到了沙漠中经过风吹、日晒、沙打,加之无水洗脸,出来时快成了甲鱼壳了。
行走在沙漠中那是再艰难不过了,走一步退半步,加上不停地爬上走下,时间和力气费了不少,却走不出路来。有一次去一个墓地考察,地图标出的直线距离不到4公里,用肉眼可以看到墓地旁边的大沙包,感觉不会费事。可上路以后,越走越费劲,最后就脱了鞋子,不一会儿,袜子又灌满了沙子,脚上就好像绑了个沙袋,于是把袜子也脱了。开始还好,后来脚被沙子磨得也受不了,只好再穿上鞋子继续行走。
沙漠里的气候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有时白天是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傍晚突然刮风,顿起沙尘,遮天闭日。有一次整整刮了一天一夜沙尘,人躲在帐篷里,谁也辨不清对面是谁,吃东西只能用大衣蒙起来吃。沙漠里的苦,确实是苦,但常人说的好,没有苦哪来的甜。这一点等我们离开尼雅遗址回到民丰县城,住进了简陋的招待所里,疲倦的身子躺在那生硬的木板床上,那感觉,似乎是进了“天堂”。
三、尼雅的“情”
尼雅,作为古代人类曾经活动过的地方,现在虽然成了一片废墟,但在这片废墟的底下,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自然的原因使尼雅地区形成了现有的面貌,是现代的人为的行为所无法形成的。也只有在这种特殊的条件和环境中,形成了这个纯自然的原始状态。这里虽然没有生命,但也没有污染。人到了这种环境中,才能更加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水的价值、绿色的含义。在这里可以抛弃一切烦恼,人们只有一个信念――生存。凡是进来的人都是那么的友好,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论是老的,还是少的,“人之初,性本善”在这里表露的是如此真切,大家的交流是那样的诚挚,相处是那样的融洽,大小帐篷都敞开着,东西也都在随意放置,存储的食品也从没有人任意去动。
为了维护这里的环境,我们生活中的垃圾,都集中堆放,最后销毁、掩埋,或者带出。日方队长小岛康誉,因随时捡拾乱扔的垃圾,而荣获“垃圾队长”的美称。
岳峰 小岛康誉 当年考古合影
岳峰 小岛康誉 当年考古合影
队员们架帐篷不挖沙、不动土,做饭宁愿用从1000公里以外的乌鲁木齐拉来的煤,也不用沙漠里面的一根枯枝,在遗址区任何人都不去挪动任何一根建筑构件,就连一根自然倒放在沙丘上的枯树也不忍心去踏。
在一次外出考察中,我的双眼一下被赤黄的沙坡上的一块被烈日暴晒的发白的木头所吸引。这个小小的木头长不过20公分,宽也不过5公分。是一棵大树上折断下来的小木块,上面布满了纵横交错、似规则但又不规则的深深的纹路,两头又完全因自然因素断开。又因阳光的曝晒和风吹雨打,分别像扇状支裂。我拿在手里认真地端祥着,这真是一件绝妙的艺术品,是艺术家在城市里绝对臆造不出来的艺术品。它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它饱含着多少酸甜苦辣;它有着一个让人看不透的内涵,它是一部让人读不完的史书。因为它蕴含着尼雅地区1000多年来自然界无穷变化的历史。当时我真想把它带回来,最后我又轻轻地把它放下,因为这是大自然和我们的祖先共同赐给我们的艺术品,让我们的后人也来分享吧!
四、尼雅的“乐”
沙漠是很美的,那水波纹的线条,那阴面和阳面的色泽搭配,那一片金黄色的沙海,层次丰富,原始感极强。再披上一层夕阳的余辉,啊!无穷的魅力不知吸引着多少富有激情的人们的向往。
沙漠中的夜晚更是宁静的出奇,当你在月光下,漫步在被月光映成的银白色的沙漠之中时,你才真正感到,你是一个轻松的人,一个抛弃了一切烦恼和污浊,进入了一种完全超脱的境界的人。这时候你的大脑可以完全打破常规、超越时空的界线,进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沙漠是强者的“乐园”,也是一块进行人生禅悟的“静土”,也是接受精神沐浴静谧的“领地。”沙漠上看日出,沙漠上看日落,那起伏跌岩的沙海充满了诗情画意。进一次沙漠探险,总能激起人们奋发努力的勇气,也会产生深刻而丰富的感受。
沙漠黄沙滚滚,浩瀚无垠。严酷的地理环境使它长期与世隔绝,没有受到一点污染。只要你涉足其中,一定会被那充满深不可测的梦幻般的景致与色彩所打动。
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们就是在这苦乐并存的环境中工作着。早晨起来就吃饭,吃完饭就拿好配给的食品出发,晚上回来吃完饭,就整理一天的考察发掘资料,开会交流并明确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内容,接着就进入梦乡,去消除一天所带来的劳累,为第二天的工作养足精神。就这样我们年轻的考古工作者,也不失时机地抽空举行一场沙漠排球赛,打打羽毛球。在没有风的时候,光着脚在细细的沙地上活动一下,也确实别有情趣。
考古学家如果能获得一个重大发现,那就好比一个地质学家找到一个金矿一样。而恰恰在这次调查发掘中,确确实实获得了一个重大发现,10月13日中方队员离开营地前往N13号遗址的途中,当沙漠车爬上一个沙包向左边急转弯的速度慢下来时,车上的考古学家以他们特有的目光,发现在不远处有一个船形棺木的一个角,而且还有几根长短不齐的箭簇伸出地面,也不知是何时被风沙吹出来的。考古学家们立刻停车,对这一棺木的墓地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作了一个10×10米的探方,发现不仅仅是一个棺木,而是一个墓地。当天晚上考察队召开会议决定必须对这个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
第二天,我们重新调整了人员,测量的、绘图的、拍摄的、发掘的等等。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开始了对这几个棺木的清理发掘工作。当大家发掘到3号墓葬时,感到这个墓葬的形制特别,棺木上面盖着芦苇、毛毡、地毯等物,认为这个棺木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棺木,而且从来没有扰动过。按照考古工作程序,一步步地进行着,越作越觉得有味道;越作越觉的这个棺木不一般;越作越吸引人;越作越高兴。当作完棺盖以上的清理工作,准备开棺时,虽然大家都有秩序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但心里都在推测着里面究竟存有什么样的遗物,还是等“开棺”定论吧!最后一道开棺的工作准备就绪后,便决定开始起盖。这时人们的心情是何等的紧张,既想尽快看到里面的东西,可起盖又得一点一点地慢慢地进行,丝毫来不得半点马虎。当棺盖起到5厘米,还没有超过棺木的四角立柱时,考古所副所长于志勇爬下来往里一看,“哎呀!太棒啦”的惊呼声脱口而出,这一声使起棺盖的同志们心情一下兴奋起来,棺盖稳稳地平放在棺木的一旁,棺木里面的文物完全展现到大家眼前;那大块的锦缎色彩斑斓,鲜艳夺目;那繁缛的纹饰,使你无法想象那精湛的工艺;那风干的羊腿和陶器,似乎在永远地在供墓主人享用;那富有弹性的强弓和丝毫没朽的箭囊中仍然装着完好无损的箭镞;在织锦中夹织着多种吉祥语,如“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等隶书字体清晰地显示在大家面前。这时工地上的掌声、喊声、欢笑声、响成一片,大家的兴奋之情无法形容。是的;大家对这一即将轰动国内外的重大考古发现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这是中国的考古工作者们不知负出了多少辛劳和血汗,才换来的乐,这种乐也应该属于他们!
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
五星出东利中国
第二天,我们重新调整了人员,测量的、绘图的、拍摄的、发掘的等等。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开始了对这几个棺木的清理发掘工作。当大家发掘到3号墓葬时,感到这个墓葬的形制特别,棺木上面盖着芦苇、毛毡、地毯等物,认为这个棺木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棺木,而且从来没有扰动过。按照考古工作程序,一步步地进行着,越作越觉得有味道;越作越觉的这个棺木不一般;越作越吸引人;越作越高兴。当作完棺盖以上的清理工作,准备开棺时,虽然大家都有秩序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但心里都在推测着里面究竟存有什么样的遗物,还是等“开棺”定论吧!最后一道开棺的工作准备就绪后,便决定开始起盖。这时人们的心情是何等的紧张,既想尽快看到里面的东西,可起盖又得一点一点地慢慢地进行,丝毫来不得半点马虎。当棺盖起到5厘米,还没有超过棺木的四角立柱时,考古所副所长于志勇爬下来往里一看,“哎呀!太棒啦”的惊呼声脱口而出,这一声使起棺盖的同志们心情一下兴奋起来,棺盖稳稳地平放在棺木的一旁,棺木里面的文物完全展现到大家眼前;那大块的锦缎色彩斑斓,鲜艳夺目;那繁缛的纹饰,使你无法想象那精湛的工艺;那风干的羊腿和陶器,似乎在永远地在供墓主人享用;那富有弹性的强弓和丝毫没朽的箭囊中仍然装着完好无损的箭镞;在织锦中夹织着多种吉祥语,如“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等隶书字体清晰地显示在大家面前。这时工地上的掌声、喊声、欢笑声、响成一片,大家的兴奋之情无法形容。是的;大家对这一即将轰动国内外的重大考古发现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这是中国的考古工作者们不知负出了多少辛劳和血汗,才换来的乐,这种乐也应该属于他们!
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
五星出东利中国
这一次共清理8座墓葬。从对M3和M5棺墓的清理中发现,文物十分丰富,且质量很高。“五星出东利中国”的织锦护肘就是这次发现的。被国家认定为“国宝”珍贵文物。除了有大量而又罕见的丝毛织品外,还有陶器、铜器、漆器、铁器、金器、木器、料珠、糜谷、水果等。学者们认为;这应该是汉――晋时期尼雅绿州上层统治集团的贵族墓葬,研究价值极高。是自本世纪初尼雅考察以来的近百年中,尼雅考古收获最为丰硕的一次。此次考古发掘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
五、尼雅的“思”
尼雅遗址在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7公里的范围内,密布着100余处文物点,有民居废墟、成片的果园、耸立的桑树、繁密的葡萄架,有佛塔、佛寺,有涝坝、羊圈、引水渠,有古战场遗址,冶炼、陶窑遗址,工艺作坊遗址,有墓地等等。《汉书・西域传》记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户480,口3360,胜兵500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1人。”《大唐西域记》中对尼雅的描述:“媲摩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辕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趣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量那以为东境之关防也”。从上面两段史书记载的文字中,不难想象出尼雅地区昔日的繁华。虽然,现在所考察的尼雅地区,是否就是精绝国所在地?是否就是《大唐西域记》中所指的“尼壤城”?都有待继续考察论证。但这里曾经繁荣过应该是一个事实。
那么尼雅地区过去的繁荣为什么会消失?精绝国为什么会毁灭?无非是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为的战争因素。弱肉强食,使这一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小国毁灭。二是因为自然的原因,世界气候的变化,尼雅河水流量的减少,逐渐断流使这一地区干旱缺水,逐渐沙化,最终居民迁移,被沙漠所侵吞。也许这两者原因都有。但无论哪一种原因,使这一曾经繁华过的国度或地区消失,都应该使我们今天借鉴到一个历史的教训—人类和大自然应该友好相处、热爱和平;人类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六、 尼雅的“深”
眼前的遗址群是不是汉、晋时期的精绝国?尼雅河流域还有没有其它的文化遗存?逐水草而居的原居民在尼雅河的尽头有没有活动过?――带着许许多多的疑问我们决定组成小分队沿着尼雅河流域,向北、向沙漠纵深考察。
10月10日这一天,秋高气爽,蓝蓝的天空,晴朗无云,有时还微微吹来阵阵凉风,使人感到格外爽朗。离开营地向北行进,沙漠车已经发挥不了作用,只能靠骆驼进行,沙漠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本来就很艰苦,离开营地继续向沙漠深处进发,就更为艰苦了。水和食品带的再多,也是有限的。如果迷失了方向,或是遇上了沙暴,或是碰上大风……等等。无论遇上任合一种情况,其后果都不堪设想。但这些并没有吓住我们的考古工作者,和他们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和无畏的奉献精神。队员分别有考古所副所长于志勇,被称为“老沙漠”和“老尼雅”的沙比提教授、艾合买提教授,摄影师刘玉生和2名日本考古学家和我,加上1名向导,2名驼工,共11人组成了小分队。在这沉寂无生的沙漠里,谁也没有想到,有一群才高志远的生灵在向死亡之海进行挑战,要给这与人世隔绝千年的封闭世界注入20世纪的血液与气息。
次日清晨, 队员们骑着骆驼开始向北方进发,营地的队员们有拍照的、帮着系东西的、握手告别的均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欢送我们上路。直到我们走了好远,还有人站在高高的沙包上为我们挥手相送,这无疑表达出身置沙漠之中的队员们那种真挚、纯洁的情感和良好的祝愿。
骑骆驼在沙漠中行走,对初次进沙漠的人来说是很有趣的,骆驼以抗旱耐渴而被人们称作为“沙漠之舟”,它高昂着头,圆瞪着眼,迈着频率均匀而稳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默默地往前走着,它傲视沙漠,笑看死亡的气势,真有点男子汉的胆量和风度,有时也因为饥饿和劳累而吼叫两声,但仍然在不停地走着。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担当着默默无闻的英雄。我在想如果没有这沙漠,就没有被沙漠托起的骆驼,没有骆驼就没有在沙漠之中的开拓者。在人们的一生中任何一种成功的胜利者,都别忘了你在奋斗时候的依托。
骑骆驼在沙漠中行走又是非常寂寞的,缓慢的步伐,不停地在绕过一个又一个的沙包,翻过一个又一个的沙梁,无论在高处还是在低处看到得除了一望无际的沙包,就是蓝天白云。此时,你真正感到什么叫浩瀚,什么是空旷,真正在脚踏着地、头顶着天,你站立在天地之间。这时的你既感到是那么的伟大,又是那么的渺小。天气好时,还可以骑在骆驼上与前后的队员交谈点什么,稍有一点风,细细的沙粒就会随风扑面而来。你只能眯着双眼,闭着嘴巴,随着骆驼的步伐,摇动着你的身体。这时;你也什么都做不成了,更不能睡觉。这时唯独可以工作的是大脑。你就想吧!无边无际地想吧!一会儿想到你的工作,一会儿想到你的生活,一会想到你妻子,一会到想你朋友,……无论你怎么想,是不会有任何东西打扰你的。就这样骑着骆驼不停地走啊!走!等你熟悉了骆驼的行走规律之后,你也会不停地变换着姿式。有意识地放松一下,否则是很累很累的。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虽然一直在骆驼身上坐着,但肚子已经饿了,因为在沙漠中对人们的身体消耗是很厉害的。取下随身携带的食品,坐在沙包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迎着风,沙子会吹满食品。避着风吃,沙子也会钻进来。苹果还没有把皮削完,脱皮处已经沾满了细细的沙粒,鸡蛋没等到剥完皮就往嘴里塞。喝水的时候虽然瓶口对着嘴,但鼻孔里又不知吸进了多少沙子。这对于一个沙漠考古工作者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就当是在所有的食品上洒了一层胡椒面。简单的野外“风味”餐结束后,又随着悦耳而又单调的驼铃声出发了。
作为一个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一样,虽然行进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中,但那双敏锐的眼睛不时在四处张望着,对脚底下任何一个东西也不放过。总担心放过了一个应该捕捉到的目标。正在行走途中,隐隐约约地看到正前方有一个黑点,虽然是大家谁都看不清的黑点,甚至用望远镜也无法辨认的黑点。但在浩瀚无垠的沙漠之中看到了唯一的一个与眼前一片金黄的沙漠所不同的异物时,都感到特别的稀奇,随着骆驼的向前移动,渐渐地看清是一颗胡扬树。胡扬树在沙漠的边缘实在不稀奇,被人们称之为沙漠卫士。但在这沙漠深处方圆几十公里寸草不生且无一点绿色的地方,竟然生长着粗壮高大,而枝叶茂密的胡扬树,实在让人惊叹不已。我们越走越近,越近越觉的这棵沙漠中的胡扬是那么的伟大,是那么的让人敬慕。我们迫不急待地拿出照相机拉近镜头,调好焦距,不停地拍照着这棵难忘的胡扬树。等到了跟前,我们又跳下骆驼,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又拍了几张照片,总觉得还不过瘾,我端着照相机站在那儿,双眼凝视着这棵胡扬树。使我久久无法离去。她紧紧地吸引着我,胡杨树是生长在沙漠之中的特有的树种,抗风沙、耐寒暑、拒干旱;被世人称为生长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英雄树”。可以想象这样的树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受了多少沙打日晒,又饱尝了多少严寒酷暑。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他活下来了。而且还活的挺拔、活的潇洒、活的自在、活的快乐,它笑对风吹日晒、雨淋沙打,它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树”。它才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久久地不愿意离去。除了它具有的高大雄壮的英雄气质之外,似乎感觉到还有一份让人舒心的情感,这情感就是那份绿色。那圆圆的绿叶,随着阵阵轻风,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这声音、这动感、这绿色好像在说;“这就是生命”!这绿色也只有在这极度荒凉的沙漠中的人们才能感觉到它的重要。它的可爱,它的深情……。有人说新疆的历史文化就是绿洲文化。我看也不无道理,因为有绿色的地方,肯定有水,有水的地方就肯定就有人生存。绿色没有了,肯定是水也没有了,水没有了,怎么会有人?没有人、怎么会有文化?我们要在这里呼吁,生活在绿色中的人们请你更加爱护绿色吧!因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绿色。
一天的沙漠旅途身体感到极度的疲劳,跳下骆驼之后,躺在沙漠上就再不想动了。就在这时;沙漠经验丰富的沙比提教授给我拿了一个剔得几乎没有一块肉的卤熟的羊腿棒子。我也顾不上手是否干净,拿起来就啃,不管有没有肉,啃了一会儿,身体顿觉轻松了许多,精神也来了。这时我才感到,这个骨头棒子,在家时也许会被扔掉,可现在竟然给我带来这么大的能量。
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继续向北行进。昨天一天才走了18公里,骆驼在沙漠里行走速度平均每天为25—30公里,由于在沙包中绕来绕去,所以还要慢的多。由于离我们要到达的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只顾尽快赶路。不时地用卫星定位仪(GPS)来侧定位置,较正方位。又行走了大半天时,大约离营地已有30公里的距离了,可还没有发现任何遗址和遗物,这时队员们不觉有些着急,但仍不停地向前走着。当走到N38°19′31.2″,E82°48′39.2″地点时。摄影师刘玉生在骆驼上忽然喊到:“麻驾、麻驾”(维吾尔语:项链的意思)大家往地下一看;不约而同地跳下骆驼,在近5平方米的范围内采集到骨珠456粒,料珠1粒。这一发现,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喜悦,精神顿时兴奋起来,情绪也活起来。大家又自然地扩大采集面。不一会儿,又采集到砾石、石镰、石磨盘,白石纺轮等,以及残存不一的陶罐近十件。还采集到一件形制独特的石器,典型的陶器标本、铜器残件等等。经过测定;此地还不是离营地的40公里处。于是决定趁天还未黑,继续往前走。在后面的行进途中又不时地发现了石器、陶器等。又走了几公里,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只好停下来宿营。大家一会儿就把带来的咸菜、罐头、剩下的卤羊肉,还有日方队员带来的干鱼片,摆在用塑料桶搭成的桌子上,拿出了仅有的2瓶伊犁特,喝的如此欢畅、如此香甜、如此惬意。用切开的半个矿泉水瓶子举杯庆贺我们这一天的收获。
早晨,大家都起的特别早,按原定计划,现在应该返回了,因为水和食品只够4天的。但大家的情绪仍很高涨。于是决定早饭后就地散开,俩人一组进行两小时的踏查。不许走远保持距离。以免发生意外。在踏查的一个小时里又不时地传来发现遗物的喊声。当我和沙比提教授走了1公里多时,我忽然在一个沙包的后面发现几根直立的木头,立刻走它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处房屋遗址,经测定大概位置于N38°22′09.6″,E82°48′16.2″。房址被黄沙湮没殆尽,仅仅剩余西侧木立柱及倾斜的苇草墙体。残存西墙长330厘米,立柱高68――115厘米不等,其余九根立柱间距14--21厘米;黄沙中暴露出房屋内中部立柱两根,残高143厘米。我立刻喊了起来!离我们最近的小岛康誉先生和所有的队员,大家立刻进行了研究、分析、测量、绘图、拍照。并在此一起合影留念。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又一重大收获。
这时时间已到,大家不得不放弃调查,只得返回,因为要同样走2天才能返回营地。大家在返回的途中一路说笑,我们的摄影师由于准备在返回的路上拍摄驼队的片子,而提前上路,没有看到这个房屋遗址,一路在瞒怨我,没有叫他过去,但当时时间实在是来不及了。
这个遗址被编号为(96MNBCF1),这个遗址是首次发现,外国的所谓探验家斯坦因等,也没有涉足过。加上93年考古调查的材料进行初步研究表明,传统的尼雅遗址以北地区存在一定规模的古文化遗存,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时代当为青铜时代。从这些遗物中发现,部分与中亚塔吉克斯坦虎谷自然保护区而命名的“瓦赫什文化”所书者有较大相似,并与中亚安德罗诺三个文化中某些因素有一定程度的接近。这一地区的考古调查,使尼雅河流域的古文化分类和编年研究得以落实。同时所获资料对生态环境系统及沙漠在尼雅河流域变迁的制因分析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应该对塔里木盆地南北文化交流等问题也带来极大帮助。而且在方圆三至四公里的范围里都可以看到石器、陶器等,这应该是一个不小的遗址。还有更多的东西未被发现。更有趣的是在这里还发现有飞鸟、蜻蜓、蝴蝶等,可见周围肯定有水。这一切只能等待下次再作考查了。
返回的途中大家一路说着、谈着、笑着、议论着,骆驼也许是知道它在返回,步伐也变得快了许多。晚上宿营时,大家正愁没酒庆贺时,日方队员号称是酒鬼的德井先生忽然拿出一瓶威士忌,大家欢嘻若狂,就着方便面、花生米,热闹起来。由于天气好,大家都没用帐篷,直接在露天就宿。睁开眼睛就是满天的星星,闭上眼睛就进入甜蜜的楚乡。由于获得重要发现,使大家久久不能入睡。虽然大家躺在沙包上,除了满天的星星闪耀之外,四周是一片漆黑,但不时发出一个接一个的喊声、祝福声。日方队员还用汉语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仰面朝天,背负朝地,大家都己溶于大自然之中,那感受、那心情,真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
早晨起来大家都觉得特别精神,很快吃完早饭,整理好行装就上路了。由于几天来除了方便面,就是干硬的像石头一样的馕饼,除了带来的卤羊肉外,就是花生米,实在是没有食欲了。早晨我就喝了两碗奶茶,其它的东西再也在不想吃了。心里想;反正晚上就到营地了,怎么也能坚持过去。中午的馕饼、苹果、火腿肠虽然从食品袋里取出,又装了进去,实在不想吃了。只喝了一罐留下来的八宝粥,一瓶矿泉水,就算是午餐了。沙漠里就是这样,没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是很难在沙漠里支撑多久的。现除了精神力量以外,身体已经很疲惫了。好在离营地已经不远了。
走着走着,骆驼的步子突然放慢,原来是骆驼看到了两棵茂密的胡扬树,伸着长长的脖颈,直向胡扬树奔去。是的;四天来骆驼没喝一滴水,只吃随带的干草料,这时的骆驼怎么不想去饱餐一顿呢!处于这种心情我们跳下骆驼,来满足一下骆驼的这种一点也不过分的需求。可吃着吃着,我们又觉得这样对胡杨树怪不公平的,本来生长在沙漠之中就如此不容易,不知长了多少年才长了这么大,让骆驼一顿饱餐,实在又觉得于心不忍。为了明年、后年、大后年,最后我们强行地拉开骆驼,真想跟骆驼说:“为了明天更加美好,你就忍着点吧,留下这点绿色吧!”
骆驼也实在不情愿地离开了胡杨,踏上了回归的路程。好在就快要到家,骆驼也好像知道似地,步伐也不断地加快,不时地还跑上两步。大约离营地还有三公里多的时候,走在前的队员说“看!红旗!”大家顿时又兴奋起来,远远地遥望我们营地的五星红旗。心里顿感踏实,也顿时觉得轻松。我们终于回来啦!恨不得一下子跑到五星红旗跟前,就好像见到分别已久的亲人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感受。随着骆驼步伐,队员又不停地唱起歌来。歌声、驼铃声,加上阵阵的风声,奏出了一种不和协、但又那么悦耳,不成调、但又那么令人兴奋的旋律。现在想起那才是最美的旋律、最自然的旋律、最动听的旋律,也是最振奋人心的旋律。唱着、走着、激动着,在离营地还有2.5公里,就要到营地时候,这时突然发现脚底下又是一片遗址,满地的陶片又出现在队员们的眼前,考古工作者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发现了新的资料,比什么都高兴。于是顾不上回去了,一个个地跳下骆驼查看着这一片遗址,不仅有大量的陶片,还发现陶窑、汉五珠钱和玛脑珠等。这真是捞草打兔子,又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太阳快要落山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时沙漠的阴面和阳面显的非常分明,那柔和的线条形成了瀚海的波浪,彼此起伏,美不可喻,实在壮观!
这时营地的队员准备好了饭菜,正准备为我们洗尘,甚至在高高的沙包上堆上了木材,准备在意外时,晚上好给我们提供信号。
北方调查,载誉而归,看到我们这些考古工作者的敬业的精神;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奉献精神;队员们相互间的那种纯朴的真挚感情;我感到无比欣慰。我打开了笔记本,记下了这美好的一切……。
新疆收藏家协会会长 岳峰
新疆收藏家协会会长 岳峰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编辑 胡玉莲
2011年5月4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