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没上过一天学的父亲教给我的第一首唐诗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年月虽不谙世事,却也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要节约粮食,不可浪费。
长大了、工作了、成家了,每每端起饭碗,耳边总能响起父亲那醇醇的教诲。家里吃饭,我教育孩子“把碗里的饭吃干净”;机关食堂就餐,我常把“吃不完的馍馍带回家”;朋友请客吃饭,我坚守“够吃就行,不要浪费”的原则,力劝“吃不了,兜着走”。对我的行为,常有人认为“太仔细了,不就一点残羹剩饭吗?”是一点残羹剩饭,可一个人一点残羹剩饭,13亿人加起来将是多少粮食啊。当前,全球粮食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我国粮食虽然连续4年丰收,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是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国务院机关日前发出《关于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节约粮食反对食品浪费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带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形成“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努力培养文明节约的饮食习惯,促进全社会科学、文明、健康的饮食和消费风气的形成。
节约粮食、反对食品浪费,最重要的是增强每一个人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紧迫感、责任感,始终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2008年7月)
作者: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