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祝永亮  帽子  136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五金机电 » 正文

新疆棉花遭遇卖买两难 纺织企业不堪成本之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0-08  浏览次数:195
核心提示: 2008-10-08   拾花工在拾花。记者:赵戈 摄     眼下,新年度的棉花收购工作已经展开,而国内纺织用棉
2008-10-08


  拾花工在拾花。记者:赵戈 摄


 
  眼下,新年度的棉花收购工作已经展开,而国内纺织用棉的需求却仍持续“疲软”,还未摆脱“卖棉难”困境的新疆棉花收购企业,又开始遭遇“买棉难”。
  2008年,恰逢中国“入世”第七个年头,国产棉能否以更加开放姿态,摆脱“七年之痒”?面临农业国际化的冲击,历经风雨的“白色产业”要想走出困境,需要的已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补救措施,而是更持续、稳定的扶持政策。

  棉企、农民“卖买两难”同声喊苦

  由于对今年棉花大量滞销的情形还心有余悸,各地棉商不敢放胆收购,新疆棉花开秤一个多月来,农民惜售现象严重,新疆各主要棉区的收购工作严重受阻。
  “去年棉花平均收购价在每公斤6元左右,今年如果达不到6.3元,别说增收,就是保本都不可能。”今年上半年农资价格猛涨,让新疆乌苏市的棉农张玉平忧虑不已。他说,“农资价格年年涨,今年是涨幅最大的一年,而棉花收购价格却远不及去年。”据乌苏市农经部门测算,种一亩棉花的成本已超过1200元,这还不包括农户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以及雇工的食宿费用。
  饱受种植成本增加困扰的并不仅仅是新疆的数百万棉农。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今年8月的监测数据显示,长江、黄河流域和新疆三大棉花主产区棉花生产成本全面上涨,仅上半年,每亩成本就增加了135元,增幅近三成。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毛树春说,如果算上棉花采摘的人工费,今年每亩棉花的成本将增加200元以上。
  尽管多数农民表示期望今年棉花收购价格能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以冲抵农资涨价的影响;但由于国内仍有大量去年收购的棉花没有销售出去,要想让正遭遇销售困境的棉花经营企业提高收购价,希望极其渺茫。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测算,若要棉农不减收,今年新棉收购价至少要上涨15%,明年的棉花生产才有可能保持稳定。毛树春说,一旦挫伤他们的植棉积极性,明年我国棉田面积很可能将再次锐减。

  纺织企业不堪成本之重

  目前,国产棉的出路已完全取决于我国纺织行业,但居高不下的棉价却让国内众多纺织企业叫苦不迭。由于今年以来,进口棉价格也逐步上涨,目前已与国产棉持平,在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纺织企业普遍面临困境。
  国家发改委8月初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有一万多家纺织企业倒闭,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组。据中国棉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分析,眼下对纺织品出口影响最大的是人民币升值过快,此外,国产棉价格居高不下更是加大了纺织企业的成本,为降低成本,不少纺织企业更多地使用了化纤原料。
  而2007年底开始的信贷紧缩政策,令纺织企业普遍面临“贷款难”。流动资金短缺迫使一些纺织企业更多地把使用进口棉作为一种融资手段,挤压了国产棉花的生存空间。山东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购买进口棉能使用90天的“远期信用证”,只需付极少一部分货款,就可以使用所购的进口棉,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国产棉花大量滞销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徐文英说:“纺织行业的兴衰直接决定着整个中国棉花产业的走向,统筹考虑如何破解纺织行业和棉花产业目前面临的困境,是国家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白色产业“脱困”需要政策保障

  加入世贸组织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毋庸置疑,但国际市场能否长久地为中国纺织企业提供足够的棉花资源,值得怀疑。
  为发展生物能源,美国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了近30%;印度棉花生产虽然发展很快,出口量也逐年增加,但其国内纺织业发展速度惊人,对棉花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据此认为,无论是从棉花产业安全,还是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考虑,我国都应加大对“白色产业”保护的力度。
  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业的保护力度从来没有减弱过。今年7月底,多哈回合谈判再度破裂,最重要原因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不愿在农业补贴问题上向发展中国家让步。在棉花贸易问题上,美国一方面不愿大幅削减扭曲国际棉花贸易的巨额补贴,另一方面却要求发展中成员取消棉花关税。
  鉴于我国近亿棉农目前面临的困境,一些专家和农业部门的官员表示,国家应尽快制定棉花收购最低保护价政策,根据生产成本确定最低收购价,一旦市场价格低于这一标准,企业必须按照保护价收购棉花。
  毛树春认为,这一政策对破解今年我国棉花产业面临的困境至关重要。他同时认为,最终解决纺织行业和棉花产业之间的矛盾,还需要国家仿效粮食直补政策,在世贸组织的规则下,加大对棉花生产环节的补贴。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我国就斥资5亿元人民币用于棉花良种推广,国内4000万亩棉田每亩获得15元的良种补贴。但农业部门对这一措施的效果并不乐观,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马淑平等官员就多次表示:“这些补贴太少,还不及美国对其棉农补贴的零头。”
  毛树春等专家认为,在过去几年中,在新疆、长江中下游流域和黄淮流域的一些地区已形成了大范围的高产、稳产宜棉区域,应该通过加大这些地区棉花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措施来转变当地农民的增收方式;同时,继续加大对棉花科技的投入,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我国棉花单产的新突破。 (经济参考报/赵春晖)(E09)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