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之下,两者谁是最大受害者?仔细分析,原料价格上涨,肥价跟涨;原料价格暴跌,肥料不见动静,企业还编出种种不降价的理由,离奇理由的解释却耐人寻味。既然是市场经济下的经营交易,机遇与风险肯定并存,天下哪有只赚不亏的生意。农民歉收、农产品价格走低,作为同一船上的化肥企业,在降价风暴袭击时,更应与农民同舟共济,而不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保住自己度过难关。
去年9月以来,“涨价”成为化肥行业的焦点话题,各种肥料以每月100元/吨的幅度上涨,部分触角灵敏、消息灵通的复合肥企业,预先订购了大量磷铵、钾肥等,3000元一吨磷酸一铵升至今年高峰时4000多元,2900多元一吨的钾肥突破5000元大关,可谓狠狠地赚了一把;一年后的9月,“降价”却成为化肥行业的关键词,尿素与磷铵价格双双下降500元以上,部分囤积原料的企业深深被套其中,市场一片恐慌。
对于饱受一年高肥价而准备退场的老百姓而言,肥料降价绝对是个利好消息。企业因储备获取每吨数千元的利润,不见复合肥产品降价让利农民;同样,原料价格暴跌,肥价必然要下降,广大农民也不会帮你的高价原料买单。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原料价格传导具有一定滞后性,但是市场不会承认滞后期,只要今天硫磺价格下降,明天磷铵价格就得下降,复合肥价格同样也要跟着下跌。
正如农民所说,一百斤化肥升了80元,但一百斤粮食仅涨5元,菜价又一跌再跌。农资产品大幅上涨,加上农产品价格低迷,今年农民种植积极性大为受挫。如今,原料价格下跌,总算让农民在高价肥中寻找到了一丝希望,“观望、等待肥价下降,不抢先购买”已是当前农民最集中的心态,“买涨不买跌”的市场规律重现。
受尿素、硫磺、磷铵等原料价格暴跌的影响,经销商、农民观望气氛浓厚,全国复合肥市场交易陷入低迷。显然,企业以维护经销商利益和市场秩序为由的市场战略,已坚守不了高价的阵地。作为复合肥企业,原料暴涨时可以享受储备带来的高额利润,降价时也要承担高价库存亏损的风险。目前,订购、库存原料价格不一,降价带来市场价格混乱已是必然,因此企业要有承受短期阵痛的思想准备和能力。
在化肥行业步入寒冬之际,企业和经销商不能再次把农民推到风口浪尖上,应在困难时期暂过“节衣缩食”的日子,只要判断不误,就能挺过去;而此时让农民得到更多希望和实惠,恢复种植信心,产业发展才不会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并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