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136  帽子  祝永亮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股市财经 » 正文

苏南首富村集体主义道路:总资产达40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9-28  浏览次数:205
核心提示:  汪言安   2007年年底,能容纳1300多人的永联村文化活动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江苏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村委会委员们在活动中

  汪言安

  2007年年底,能容纳1300多人的永联村文化活动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江苏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村委会委员们在活动中心座椅的选择上产生了分歧:到底是用一般性的木椅子,还是配上真皮沙发?

  有人认为还是一般性的木椅子比较好,一张木椅子不过百把元,相比较千元一张的真皮沙发,成本一下子少了许多。其实这几个委员还有一种担心,就是怕“素质不高”的农民对公用设施不爱护。

  该村党委书记吴栋材则坚持要配上真皮沙发。虽然采购成本整整多了10倍,但73岁的吴栋材认为,永联村总资产达40亿元,买沙发的钱不算太多。更重要的是,他觉得可以此投入来检验村民素质是否真的提高。

  最终,永联村村民还是得以坐上真皮沙发参加村民大会,观看文艺演出。而该村投入重金建立起来的 “钢村嘉园”住宅楼已经开始投入使用,这片住宅楼将把全村一万名户籍居民安置进来,村民拥有自己的休闲公园、农民书屋、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

  最穷到最富

  2008年6月,永联村二组64岁的村民陈秀珍领到了第一笔2000元的养老补助金,与此同时,永联村所有1363名符合条件的老人都领到了这笔钱。

  今年初,该村专门下发了《关于对本村社区居民(拆迁户)实行养老金补助的暂行办法》,“凡是本村户籍,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房屋被拆迁后居住在社区或正待安排住进社区的居民,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400元”。

  到年底,永联村六组64岁的村民王国祥家的银行存折上,除了这笔养老金,加上文明家庭奖金2000元、菜金补贴2400元、土地流转金3391元、老年人补助费240元、农村养老保险960元,2008年这一年,他和老伴的收入达到13000多元。

  实际上,王国祥老两口也只有两亩多地,要是按照过去传统的方式在地里刨食,是不可能挣到这么多钱的。拿工资的感觉,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富人了。

  永联村是30年前在长江滩涂上围垦形成的,1978年7月就上任的老村支书吴栋材记得这么几个数字:当时面积0.54平方公里,人口不过800,到处是一片破草房,人均年分配68元,举外债6万元,是苏州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行政村。当时有一句民谣是“好男不吃永联饭,好女不嫁永联汉”。

  甚至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村民大多还住在土坯墙、茅草房里。

 1984年,永联村委会决定动用15万元的现有资金,同时引进15万元的资本,30万元起家办钢厂。很多永联老村民今天都还后怕,举全村之力办钢厂的做法在当时近乎是一场豪赌。

  20年后,30万元起家的村办企业永钢集团总资产超过140亿元,是一家拥有500万吨炼钢能力和500万吨轧钢能力的大型联合钢铁企业。2007年,永联村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45.6亿元,实现利税22.5亿元,集体净收入16.3亿元。

  伴随着永钢集团的发展,永联村集体财力不断壮大,2007年仅村集体股权增值一项就达到4亿多元。从1995年开始,永联村陆续合并了周边的5个行政村,使得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万人,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801元。永联村成了苏南最大、最富有的村子。

  土地流转与村企合一

  永联村的“发家”和村党委书记吴栋材不无关系。他当年有两份检查和一份总结,反映出此人“不安分”的历史。

  1958年11月9日的检查:刚下乡,不安心,有急躁情绪。如:……爱虚荣,购置了脚踏车,给妻子买了红头绳,结婚花掉100多元。

  1963年3月20日的检查:我1961年冬从无锡砖厂回来,有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缺乏艰苦朴素精神,被个人发家思想冲昏头脑,利用自己外边情况熟的条件,走资本主义个人发家之路。

  还有一个总结:1961年冬天贩石灰10吨,亏本80元左右;1962年前后去福建4次,走时带棉布、现金,来时带糖精、手表等,亏掉680元左右……我深刻认识到: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死路一条!

  改革开放之前,他的不安分受到了各种力量的打压。但当1978年吴栋材当上永联村村支书后,他开始如鱼得水。

  永联村地势低洼,土地贫瘠,靠粮食生产根本无法实现自足。进永联村的第二年,吴栋材就带领村民将80亩洼地顺势挖成鱼塘,挖出来的土垫高土地种粮。第二年,田地里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鱼塘也获得了2000元的收入,村民第一次有了年终分配。

  挖鱼塘的经验,让吴栋材意识到“无工不富”。于是又开始托亲拜友,东挪西借,组织泥瓦匠、木匠等,陆续在村里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玉器厂等七八个小工厂,这也是现在永钢集团创业资金的最初来源。

  73岁的吴栋材将永联村的成功经验归结为 “村企合一”和 “以工兴村”,实质就是借助厚实的村级经济实力,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这位村党委书记认为,一个行政村,要想团结村民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富裕,最主要的形式就是走集体主义道路。在计划经济时代,永联村通过创办社队企业,以集体经营的形式走集体主义道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集体资产资本化,通过村民集体投资参股的办法走集体主义道路。

  在办集体工厂的同时,土地流转也给永联村的集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在完成第一次产业化之后,村办钢厂的效益开始凸显,永联村出台了一系列“以工补农”的措施,鼓励养殖农业,培养了一批养猪、养鸡以及蘑菇大户,一大批农民因此发家致富。随后永联村又继续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2000年,该村成立了苗木公司,将全村4700亩可耕地全部实行 “土地流转”,由苗木公司统一经营运作。这也是永联村第一次将村民的土地统一流转到村,实行农业工业化,让农民变成农业工人。苗木公司成立之后,开始对外承接绿化工程,出售绿化树木,每年可以获得上千万元的效益。而村民每亩土地每年也可获得1200元的土地流转费,那些没有进入钢厂的农民就地转化成了苗木公司的产业工人。

  吴栋材承认,“土地流转”措施一开始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当时的村办企业永钢集团刚刚起步,苗木公司的眼前效益也不太明显,而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担心土地流转之后,倘若企业发展不好,就没有后路了。

  土地流转了,农民没有了耕地,如何保证村办企业所获得的效益能够实现全体村民共享,“村企合一”的模式成了永联村的选择。

  首先是在村委和企业之间建立统一的党组织,吴栋材是永钢集团的董事长,但他同时还是永联村党委书记。企业实行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来积累和壮大资本,而村委则以服务群众为村民办事为原则。

  两者通过村党委进行统筹和协调。村企合一的核心思想就是“对全村重大建设统一规划、村企重大发展项目统一决策、经济利润统筹使用、村企干部统一调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村企合一”也实现了集体与资本的直接对接,在这一模式之下,村办企业永钢集团实现飞速发展,而发展所带来的效益也让村民的收入获得直接增长,福利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永联村城镇化的规模也得以实现。

  基业长青之忧

  2008年,永联村党委通过决议,专门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亲自带队,为永联村的3500亩流转到村里的土地进行规划。

  最终规划是将这块占全村耕地40%的土地打造成高效的农业示范区,和原来的苗木基地、江南农耕博览园等一起,一方面发挥土地原有的价值,发展好种植业;另一方面与旅游产业嫁接,从而推动永联村现代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对这一策略,永联村的一些村民理解为“保底”工程。永联村一位不愿具名的村民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当前全村土地流转给村里之后,农民不再进行农耕种植,所获得的收益确实比种植业高了很多,而这个前提是永钢集团良好的发展。

  但没人敢保证企业永远都会发展得很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周围也有不少村子曾经因某一行业的兴盛而名噪一时,又随着产业的变迁而悄无声息,假设有一天我们的企业不行了,而农民土地也没有了,农民该如何去生存?”那位接受采访的村民说。

  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也承认,持续致富是农民的最大心愿,而村委会正在探索更好更快可持续的经济模式。“我们正在通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乡村旅游,让集体经济成分更加多元化。”他说。

  对于可持续发展,吴栋材认为当前最大的难题不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的问题,而是村民素质现代化。“这是一个长远的工程,我们也需要时间,你想想看,住在现代化的小区里,享受村企创造的效益,如果农民观念和素质还是与过去一样得不到提高,新农村建设还不是空中楼阁?”这位“能人”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