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祝永亮  帽子  136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股市财经 » 正文

魏东之后还有大佬 富邦系郑海若熊市调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9-06  浏览次数:232
核心提示:  就在媒体感叹江湖“最后一个大佬”涌金系老大魏东非正常死亡、江湖再无派系时,这个和魏东一样在上世纪80年代“扑表”、90年

  就在媒体感叹江湖“最后一个大佬”涌金系老大魏东非正常死亡、江湖再无派系时,这个和魏东一样在上世纪80年代“扑表”、90年代整合上市公司、股改前后到处竞购法人股、平时低调到踪迹难寻的郑海若,令投资者产生了极大兴趣。

  郑海若是谁?“富邦系”参与了哪些股票?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展开了全方位调查。

  每经记者 姜艳艳

  除了云南城投的投资者,郑海若及其控制的以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富邦系”,对于非业内人士来说,显得十分陌生而神秘。

  就在媒体感叹江湖“最后一个大佬”涌金系老大魏东非正常死亡、江湖再无派系时,这个和魏东一样在上世纪80年代“扑表”、90年代整合上市公司、股改前后到处竞购法人股、平时低调到踪迹难寻的郑海若,令投资者产生了极大兴趣。

  郑海若是谁?“富邦系”参与了那些股票?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展开了全方位调查。

  调查·富邦系

  北京富邦踪迹难寻法人代表换了三人

  记者调查发现,郑海若在京注册的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目前踪影难寻:该公司对外公布的两个注册地址已是人去楼空;网上公布的法人代表电话几经更改;更蹊跷的是,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也历经3次变化,不知孰真孰假。

  2008年资本市场上折戟沉沙的各路高手太多,“富邦系”内部如何运作?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为何几易其人?或者只有时间才能解开这些谜团。

  最新消息 理财业务补了2亿

  假如不是民生银行(5.49,-0.15,-2.66%,)的非凡理财T53即将到期,媒体可能已遗忘在牛市中擅长资本运作的公司那些眼花缭乱的行动。

  已在9月3日到期的民生银行非凡理财T53,标的是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所持有的云南铜业(12.00,-0.47,-3.77%,)3500万股股票。2007年3月5日,云南铜业定向增发4.58亿股,其中的3500万股销售给了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后者通过深圳平安信托,与民生银行达成合作,将本在2008年6月5日到期的3500股作为标的物,将其收益权抵押给民生银行。

  根据这个理财产品的规定,T53的客户年收益为本金的8%,如果云南铜业在产品存续期间月平均价格跌破20元/股,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应在约定时间内支付保证金,补足20元/股的价位,以保证产品本息的安全。

  分析人士表示,去年10月开始的大调整,到今年市场已经由天堂跌至地狱,最高曾冲击100元的云南铜业,如今也跌至20元以下。“所有T53的投资者,不管是否是股民,已经通过这种方式与上市公司捆绑在一起。”

  进入今年8月,由于大势颓败,云南铜业也失去了今年六、七月仍坚守的月平均20元以上的价位,整个8月几乎没有一天高于这个价格。记者简单统计后发现,为了补足这部分资金,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至少要拿出2亿元资金。

  9月3日,一位平安信托的内部人士表示,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经将这部分资金补足,“出现亏损马上就补过来了,投资者不会有什么损失。”

  业内分析 是少赚不是亏损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根据银行、投资公司和投资者三方均有可能出现亏损情况的协议,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应该在相应期限内,对低于20元/股的理财产品进行资金补足。不过,由于定向增发价格只有9.5元/股,富邦只要卖出部分股票,就可以弥补损失。如果清空,按目前的价格还能大赚一笔。“加上之前利用股票质押给银行获得的资金,该公司还可以在其他投资上获益。只要不是买了太多股票资产,巨额的利润仍旧可期。”

  有理财顾问公司人士分析,一般股权收益抵押的信托产品,股票的最低价格设计是按照“购买理财产品客户还本付息+银行手续费+信托公司代理费用扣除后的费用”计算出来的融资额度,比如云南铜业这20元/股最低价格,扣除银行和信托还有投资者盈利的费用后,就能计算出募集资金总额。

  “用非流通股抵押换的资金投资到别处,再通过股票解禁还款付息,是非常聪明也很普遍的做法”,该分析人士表示,去年不少持有非流通股的上市公司通过给银行更高的服务费获得了资金流动的权力,但只有8%的利率水平对于投资者就显得比较低,一般银行都能保证这个利息,除非云南铜业的股价跌破了9.5元/股,上市公司才会亏损,目前看来,“只是少赚不是亏损”。

  资金回补令信托产品安全到期,2亿元的损失对于牛市的大佬们或许无足轻重,但对“劫后余生”的市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记者调查 注册地已人去楼空

  日前,记者拨打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的注册电话,但电话无法接通。9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该公司的注册地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院汇园公寓的L座门前,据保安透露,汇园公寓的L、M、N、P、Q、R等6座大厦是本次奥运会的媒体村,报道奥运会的各国记者刚走,这几天残奥会的媒体报道团即将进驻。

  “里面早已没人居住和办公,都腾出来给奥运会服务了,”门口保安告诉记者,他们已在这里值守了一个半月,媒体村一直被栅栏围住,并没有居民和公司在这里居住和办公。记者尝试拨打该公司留下的电话时,听到的却是忙音。

  一位负责奥运媒体服务的新闻处人员告诉记者,这6座大厦的公司和人员,早在今年3月就已全部迁出,在经过装修之后成为媒体村,负责接待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新闻记者,一直到残奥会结束。

  随后,按照此前搜集的资料,记者几经周转,来到该公司另一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4.60,-0.38,-7.63%,)大街中科大厦,一位在这里工作多年的保安告诉记者:“这家公司以前在我们的A座办公,后来搬到了B座,一年多前不知道又搬到哪里去了。”

  记者拨打了该公司公布在其他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法人的手机号码,但手机号码和前面两个注册地的固定电话一样,打不通。

  蹊跷之处 连续更换法人代表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人人都知道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老板是郑海若,但这个公司的法人代表名字却几次更换。

  根据公开资料,2006年以前,该公司的法人是“少年得志”的张志东,这个长期居住地在山西某村的年轻人,拥有注册资金2亿元的富邦资产超过60%的股份。

  到了2007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突然变成了一个名叫 “郑文之”的人。而在同期富邦资产出现在其他公司的资料中,其法人代表名叫郑海若,郑文之和杨素媛分别持有公司60%和40%的股份。3个法人代表,究竟谁才能代表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呢?

  事实上,郑文之这个名字和郑海若以及富邦早已纠缠在一起。记者调查发现,早在1997年,郑文之就注册了一家名为海富邦的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07年该公司就在汇园公寓R座办公,虽同为咨询公司,却主要进行技术咨询和销售电子元件、电信器材。2007年,张志东的手机号码已变成某音乐经纪人的电话,如今拨打则是忙音。

  张志东、郑海若、郑文之,3个纠缠在一起的名字,似乎暗示着什么偶然之中必然的故事和联系。而2007年显然是其中的关键点——法人变化了,公司也发生着变化。

  2007年,富邦资产还成了上海黄金交易所成员,具有黄金交易的资格,更具备了金融混业经营的资格。记者电话打过去,却无人愿意解答记者的疑问。

  “富邦系”背后的郑海若成为很多股民关注的焦点,但他的行踪一直非常神秘,他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甚至连他的年龄,坊间都有两种版本。

  郑海若到底有什么能耐?有人把他和 “涌金系”的魏东进行了对比,发现两人之间居然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特别是发财致富的很多方法都极为相似。

  年龄神秘 很少亮相

  “脑子超级好使,关键是还那么年轻。”一位号称掌控大资金的投资者,以艳羡的口气如此评价郑海若。在他的印象中,郑海若应该年龄不到30岁而且手腕高超,是少有的金融才子。

  2006年,在新华人寿法人股拍卖会上,某媒体记者采访到了手持10号竞标牌的郑海若,该记者评价说,他“年方28岁,是个资本玩家”。这也是郑海若唯一一次在媒体上公开露面。

  郑老大,则是云南城投股吧里“散户和庄托”对郑海若的称呼。在他们眼里,对于出尽“妖”股的云南股票来说,郑海若恰是风浪之舟上的舵手之一。

  根据公开资料,郑海若却并非大家眼中的“白衣少年”。郑海若出生于1967年12月5日,是富邦资产的董事长兼法人代表,2006年应该是40岁才对。

  “到底是他驻颜有术还是有两个郑海若,分别注册了两个富邦公司?”这个疑窦一直无人可解。记者拨打富邦资产留在上海金交所的电话,前台小姐则十分慌乱地告诉记者:“负责人都出门了,不方便接电话,郑总也不在。”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资本市场神秘的运作之外,郑海若只在2007年5月23日出席过由高盛理财杂志的一次活动。在这次讨论 “股市泡沫”的聚会上,十多位来自券商、私募、基金和投行的人士纵论市场。低调至极的郑海若以富邦资产总裁身份出席,只在主持人的点名之下,简短发表了一两句看法。

  曾是“扑表”打新族

  媒体根据网友的勾勒,总算综合出一个郑海若的“形象”。

  早在1992年,年方25岁的郑海若就出版了一本名为 《股市搏击诀窍183招》的书。当时正逢中国股市成立两年,资本市场的走向成为当时争论的焦点。第一次炒股浪潮正待席卷全国上下,这本“着眼于当今上海、深圳等股票市场,从股市入门常识开始,告诉读者怎样在上海、深圳等股市中理智地买卖股票,怎样获悉股市行情”的书,上市3个月就两次印刷,影响可想而知。

  网友据此判断,郑海若应该是学金融或者研究金融出身,在中国资本市场之初就已把握住了机会。

  1994年,一份新疆宏源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部分抽签表的退款通知中,又出现了郑海若的名字。这一次,他和后来同样成为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名人一起,成为“已办理缴款但为新宏信假中签表的持有者”,被新宏信托退款。而郑海若也正是当时的“扑表”打新一族。

  成长经历像魏东

  2000年12月,郑海若的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始有了市场资料:买入隆平高科(16.98,-1.41,-7.67%,)177.5万股,当年年底追加持有到20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9%;其后,该公司又买入了原子高科、中体产业(7.33,-0.81,-9.95%,)北辰实业(3.63,-0.33,-8.33%,)云南铜业(12.00,-0.47,-3.77%,)等股票,他个人则出现在ST方大等流通股股东名单上。

  网友表示,从郑海若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在2001~2005年熊市里没怎么受伤;从2005年开始,他大举进入股市,2006年4月进入航天机电(6.11,-0.17,-2.71%,),大举买入多家上市公司的法人股;和云南方面关系密切,参与了云南铜业的定向增发和红河光明股改前的买入,而这都需要有超级信息。此外,郑海若重组云南保山,讲起该股最终更名为博闻科技(4.92,-0.44,-8.21%,)一役,在业界也是大事一桩。

  此外,网友说他在牛市里仍注重低风险投资,参与了许多比当时股价有折让的定向增发,如云南铜业和中体产业。但今年以来,他在辽宁成大(14.74,-1.10,-6.94%,)中信证券(18.56,-0.61,-3.18%,)等股票上面损失不小。

  网友认为,郑海若的成长历程与“涌金系”的魏东颇为相似。金融业出身,年纪轻轻即开始征战金融领域,不管是最早的打新中签表,还是在股改前后大量买入法人股,发财致富的很多方法都极为相似。坊间传言,今年4月,郑海若一举买入中信证券34亿元,由此认定其身家超过百亿元,将其称为“富邦系”似乎毫不为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