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读书才是学习,也不是只有念MBA才能学到管理,管理的汲取其实无处不在。比如:看电影。
管理下属、管理自我、管理上司——许多经理人常常为这纷繁的“管理”二字而苦恼,而和同事探讨类似话题又不合适,和家人朋友诉说往往无异于对牛弹琴。那么,看电影好了!如果你有心,在电影中简直可以得到包罗万象的管理之道。
事实上,以往通常更多承担娱乐功能的电影,现在已然演变成绝佳的企业管理教材。无论是团队管理、领导力,还是销售技能抑或其他,凡是和管理有关的,几乎都可以在电影中找到。正所谓,你想看到什么,就一定能看到什么。
更有人认为:企业管理培训课本大多按章节划分,十分系统,与企业管理实际操作并不吻合——在现实中,问题常常是多方面、多角度地呈非线性出现的——而电影的叙事结构和拍摄手法因为同样是非线性,显然适合正在职场一线奋战的经理人们。
但是,学习如何看电影,同样是种学问。同一部影片,或许有人看完只是哈哈一乐,而有人看完,则可以在职业阶梯上“更上一层楼”。
电影是管理教材
两个人在马路上撞车,互相争执之后和平解决;某人被绑架,警察对绑匪苦心劝说……这些都是电影中常见的镜头,其实也都是很好的谈判培训。同样,许许多多看似和企业经营管理八杆子打不着的影片,其中都蕴涵着绝妙的管理技巧。
比如《卡特教练》,讲述的是一支原本屡战屡败的篮球队在卡特执教之后变成无人能敌的常胜王的故事。简直是一部打造团队领导力的范本——为了树立成员自尊,卡特教练从称呼上就对球员进行了诱导,要求成员多读书、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树立偶像;当球员集体发生错误的时候,卡特教练的方式是宽恕、要求下次注意改正、给予集体一致的惩罚(以显示是共同承担责任),以及开会动员、讲道理、树愿景。甚至,在使下属和团队取得业绩的同时,卡特还对团队成员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定没人反对以上种种都可以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事实上,卡特的某些做法的确和一些管理者相似——在许多企业中,人们的称呼不是叫职务和姓氏,而是称呼老师,以让人产生被尊重感和自尊感。而一些优秀的主管,正在成为员工的人生楷模。
事实上,无论你有任何管理方面的困惑,都可以看电影:《兵临城下》可学习如何运用管理权力,在员工中间树立权威;《一球成名》,可学习如何通过发掘并包装“明星员工”,对其他员工形成激励和示范作用;《优势合作》,则蕴涵着一套与员工平等谈判乃至和平解约的技巧。如果你的自信出了问题,那太简单了,无论中外影片,励志都是大主题之一。看完影片,可立刻激情澎湃。
甚至连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越狱》(主要情节是:MICHAEL的哥哥蒙冤入狱,即将被处以极刑。于是,他故意犯罪并如愿被分配到哥哥所在的监狱服刑,为从狱中救出哥哥而努力),也被一位清华MBA学生当作另类版本的MBA案例,得出了策划并实施项目的五条规则。这包括: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将关键资料备份以作查找;寻找合作伙伴,组成项目团队;模拟运行项目,观察市场反应;扰乱视听,混水摸鱼;全面武装头脑,吸取各方面的知识。
如果嫌这些还不够的话,还有国产电影《集结号》,从反面角度给出了项目管理的要义。电影中参加阻击战的战士几乎全军覆没,原因在于目标非常明确,但计划却残缺不全。作战时间和资源分配值得商榷,也没有预备方案。如果你是一个项目经理,血淋淋的电影场面或许会有助于震撼你——在日常工作中,将项目计划时刻放在胸口的位置去琢磨。
还有一点极其重要的是,看电影甚至可以颠覆你的管理常识和惯性。比如:不少企业管理者希望员工是“多面手”,电影《偷天换日》则会证明给你看,这是多么弱智与悲哀的体现。影片中大盗头目延揽各方人才,通过合理分工发挥各人专长,最后顺利完成任务。而充斥多面手的团队则往往造成生产流程复杂混乱,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无从分析关键所在,而一旦复合型人才跳槽,给企业造成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
电影也是管理方式
仅仅沉浸在电影带来的惊喜中,对经理人来说这当然不足够。事实上,电影不仅是管理教材,也同样可以成为管理方式,而且对上对下都可以同样奏效。
在一些保持着传统痕迹的企业里,工会也往往会组织员工看电影,但那仅仅是娱乐而已。真正领会了电影管理内涵的经理人,完全可以将看电影作为真正寓教于乐的方式:并不需要给员工太多的压力,只要引导大家带着思考的状态去看就足够。要知道,人类之所以优于世界上的任何物种,就是因为人类善于联想,你的员工也是人类,他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展开联想,并领会于心,这远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效。
而一个额外的收获还在于,共同欣赏一部影片可以给大家增加一个充满感性色彩的共同话题,以及基于感性很容易达成的共识。这无疑有助于增强团队沟通的热情。而如若通过影片达成共识,更有利于团队文化的建立,要知道统一的价值观对于团队来说,基本等于最强的黏合剂。当你发现无论你和下属之间还是下属彼此之间,都可以更快、更准确地领会对方的意思,团队沟通的成本就必将大大降低了,与此对应的,沟通成效则一定逐步提升。
看电影同样可以成为管理上司的方式之一。和上司意见相左或是难得有机会沟通?看电影吧。不过,要强调的是,这时选择影片是关键——如果有条件,建议你自己先看一遍。因为此时电影等于你的代言书,事实上你是借电影表达自己不好开口的观点,或者,借电影为彼此的交流增加共同语言。因此,如果选择不当,反而引起上司的误会,或者上司对此完全不感兴趣,那可就适得其反了。
用你的左脑看电影
无论对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还是用于组织建设、管理上司,看电影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想有如此收效,可不能按常规方式看电影。人们通常是在用右脑看电影,通过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去感受影片。而逻辑思维则运用得较少,也较少会刻意将影片中的内容,联系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来。
而尝试“用左脑看电影”,则会将收获放大,不仅是精神的愉悦,更能获得更多与职业、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甚至是MBA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
在“无心插柳柳成荫”后,你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总结和记录,最终形成一种习惯。
但有的人在看影片时,往往会入戏太深,甚至于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人物,这样就影响想通过看电影学管理的效果了。如果你可以用第三者的眼光去看一件事物,则可能会获得更多维的角度和更多的真相,看电影也是如此。要想通过看电影学到管理,也需要一个有准备的欣赏角度。
还需要提醒的是,“温故而知新”不仅适用于做学问,也同样适用于看电影。在看电影前,先大致了解一下剧情,不仅有利于理解影片,更有利于学到东西。
(部分观点参考于孙路弘所著《看电影学管理》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