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1日电 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止血”更须“造血”
新华社记者姚玉洁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在网站上发布的一则通知,令整个纺织行业如沐甘霖。根据这两个部门的通知,自8月1日起,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业界盼望已久的“利好”终于出台。
期盼已久的利好
根据这份《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除了属于高污染的粘胶纤维产品外,对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的回调基本涵盖了全行业大多数产品。
“出口退税率上调,企业呼吁了很久,现在终于出台,我们感觉是久旱逢甘露,可以稍微喘口气了。”绍兴一家纺织企业的业务员魏华说。
从2006年开始,为了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减少贸易摩擦,加快行业升级转型,国家多次降低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然而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导致的外部需求萎缩、人民币快速升值、成本增加等系列因素叠加影响下,我国纺织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出口持续下降,许多企业陷入亏损乃至破产困境。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816.79亿美元,同比增长11.4%,但增速逐月下滑。6月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同比下降4.2%,其中服装出口下降15%。
“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上调,意味着国家对纺织业目前所遭遇的困难十分重视并给予及时扶持,业界对此表示欢迎。”曹新宇说。
此前浙江省绍兴县经济贸易局的调查显示,去年7月1日起,服装、粘胶纤维及制品出口退税率分别下调至11%和5%,退税率每下调1个点,每1美元约少退税8分钱,当年绍兴县有44%的企业受到影响,涉及出口额3.47亿美元,占全县出口的18.9%。
能解近忧 难除远虑
据测算,今年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有望达到1847亿美元,按照一般贸易出口占七成计算,出口退税率回调2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利润总额将增加近26亿美元,按照6.8:1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折算,企业利润将增加170多亿元。
“对于当下步履维艰的纺织业来说,这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确实是雪中送炭。”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黎艳莉说,但人民币汇率升值、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增加,都令企业难言乐观。
上半年,在出口规模未减的情况下,凯喜雅公司销售收入下降了10%,利润下滑了48%。旗下6家贸易型分公司业绩全部下滑,有2家陷入亏损;11家生产企业有5家亏损,创历史最高纪录。
“人民币升值成为企业最大压力,即使是欧洲客户,也坚持要用美元结算,3个月的结算期,最快的时候升值幅度就达5%,而纺织业平均利润率也才3%左右。”她说。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出口退税率上调短期内缓解了企业的生存压力,但生产成本增加、信贷环境紧张以及外需市场疲软等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善,人民币升值则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抵消这一“利好”。
而且,出口退税率上调所产生的政策“红利”并不能全部为国内企业享受。由于国内企业议价能力低,国外采购商必然会从中分一杯羹。
“止血”更须“造血”
有人担心,此次出口退税率上调,会延缓行业优胜劣汰,不利于产业升级。但记者采访发现,在全球化背景下,目前的发展态势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市场向优势企业集中,而是使市场流向低成本国家。由于国内产品提价,欧美的很多采购商纷纷把订单转给越南、印度、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地区。像普通的针织T恤,中国的价格是一打80元-90元,而孟加拉国可以便宜10元-15元。
曹新宇说,分析数据可以发现,部分东南亚国家从我国进口纺织面料的增幅与他们对欧美出口的增幅非常接近。由于当地配套能力差,今年1-5月,越南从我国进口纺织品面料同比增长57.7%,而1-3月越南对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同比增长36%。
江苏、浙江等地的一些企业反映,行业转型、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但决不意味着在一个非常短的时期内就对整个行业施以伤筋动骨的剧烈调整,应“留水养鱼”保持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生存成为企业第一要务,恰恰减少了优势企业对技术改造、设计研发的投入,很多企业又走上了“增量”的老路。
曹新宇认为,与出口退税率调整相比,加快出口退税速度,缓解企业信贷困难,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可能更能令企业受惠。
由于欧美市场不景气,国外客户的结算周期大大延长,增加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财务成本大大增加。国内不断收紧的信贷闸门,也使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攀升。曹新宇认为,通过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减少资金占用,企业无形中将增加很多实实在在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