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了六年的“解百纳”商标纠纷中,张裕、中粮长城、威龙等几乎所有国内葡萄酒业巨头悉数卷入。而随着商标争议裁定的下达,其他品牌的“解百纳”必须改头换面,才能继续销售。但记者从业内获悉,王朝公司目前正联合中粮酒业有限公司、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山东威龙集团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
是品牌还是品种?
2001年5月8日,张裕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解百纳”商标注册,2002年4月商标局下发了注册证书。但这一行动遭到了威龙、中粮长城、王朝等企业的反对。威龙等企业认为,“cabernet”系产于法国南部的一种酿酒葡萄品种的名称,“解百纳”是对该法文名称的翻译,已经成为一类产品的通用名称。张裕方面则指出,1937年,经当时的实业部商标局批准,张裕公司正式注册了“解百纳”商标,70年来一直将其作为商标使用,是张裕公司的独创性品牌。
商标评审委员会的意见是,“解百纳”并非汉语拼音固定词汇,和“cabernet”之间并未形成固定的对应关系,而且在我国已正式公布的葡萄品种名录中,也根本没有“解百纳”这个品种。因此不属于葡萄和葡萄酒的法定通用名称。
拒不更名随时面临被查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国内大大小小的品牌目前还有约30种在销售“解百纳”葡萄酒,而且大多放在货架的显眼位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葡萄酒销售商指出,“解百纳”在消费者当中具有非常高的认知度,很多厂家只需要在瓶标上印上“解百纳”三个字,不用做任何推广也能卖得很好。
工商人员告诉记者,只要张裕举报,其他在市场上流通的“解百纳”产品随时有被查处的危险。
“解百纳”现象
暴露企业浮躁心态
业内专家认为类似“解百纳”这种“一哄而上”现象,不单只发生在葡萄酒行业,这种“傍名牌”让一些企业特别是不具备产品开发能力的小企业,通过轻轻松松模仿,在很少投入的情况下,短期内就可以快速获利。长此以往,必将挫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