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些热衷于投资股票和房产的热钱外,一种来源于境外银行贷款的热钱正通过货物贸易等多种形式违规进入境内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从中套利,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
7月8日,银河证券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从2002年—2008年5月,流入中国的热钱共计4802亿美元,其中60%以上是在2005年汇改以后进入的。
“热钱主要通过货物贸易,其次是通过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外债、经常转移、投资收益等渠道流入境内。”银河证券分析师郝大明说,“其中,货物贸易方式占比最大,超过1900亿美元。”
长期研究境外热钱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黎友焕认为,在这些通过货物贸易违规进入境内的热钱中,还有相当部分是来自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境外银行的贷款。
境外贷款潜入境内的五个渠道
银河证券的报告测算,今年前5个月,中国进料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口的比率高达1.887,大大高于1998-2003年1.5的平均水平。在比率稳定在1.505的前提下,可以推算出,2004-2007年通过货物贸易流入的热钱分别为68、211、432、803亿美元,今年前5个月为449亿美元,合计1962亿美元。
黎友焕认为,这1962亿美元的热钱中,相当部分来源于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境外银行的贷款资金。这些通过各种渠道悄悄潜入的贷款也是热钱的一种,但现在无法估算流入的规模。
黎所做的《境外热钱流入途径及其对策分析》显示,虚报进出口商品价格、签订虚假贸易合同、预收或延迟账款、转移定价、循环进出口等是银行资金通过货物贸易流入境内的五个主要渠道。
黎称,发达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多,往往通过它们在境外的关联企业,比如供货商、贸易商等,向境外银行申请贷款,然后再通过货物贸易的方式取得贷款。贷款进入内地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贸易转移定价等方式来实现,这也就是典型的热钱流入方式之一。
以最常用的虚报进出口商品价格为例,进出口外经贸公司可以通过“高报出口商品价格,低报进口商品价格”的定价方式增加出口外汇收入、减少进口外汇支出,便于在进出口贸易中把境外资金大批量引进境内。
报告认为,由于中国进出口贸易量比较大、进出口企业繁多,而且高报出口价格和低报进口价格的方式比较方便,不容易被监管部门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对企业构成重大法律责任。
另外,虚假贸易亦日渐成为境外贷款流入的主要途径。
常见的案例是,某境外的公司跟国内的关联外贸公司签订一个贸易合同,合同约定,外方为解决中方资金紧张的局面,同意提前支付部分货款;就在预支货款入境后的三个月交货期到达之时,中方以货物生产出现某些特殊原因为由,要求外方同意予以延迟交货三个月,外方表示予以“谅解”并同意中方的要求;到预支货款入境后的六个月交货期到达之时,中方又以原材料价格上升为由,要求外方相应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为此,中外双方又不断“协商”了两个月,最后双方同意以中方赔偿外方预付款的10%为代价终止该项贸易合同。
实际上,通过这个方法,就轻而易举地把境外资金引进到国内合法逗留近八个月。
境外贷款弱化政策效果
暗涌的境外贷款,对国内的通货膨胀及从紧的货币政策有何影响?
黎友焕对近期几十例境外贷款案例的研究发现,这些贷款的周期在一年左右,若长期持续,肯定会对货币政策造成影响。
他认为,这些热钱增加了外汇储备,为了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而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不得不加大力度进行冲销操作来阻止货币供给的增加,形成信贷收缩,增大人民币利率上升的压力。反过来又促使境外热钱流入,最终央行被迫增加货币供给。
广发证券分析师张万成认为,央行采取从紧货币政策、抑制贷款的本意是针对通货膨胀,为经济降温,但境外资金刺激消费和投资支出进一步增加,反而使货币流动速度加快,弱化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广州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在外向型加工业密集的沿海地区,部分企业得不到国内银行贷款,而境外银行贷款方式灵活,利率水平低于内地。企业便转而利用它们和境外贸易的便利向境外银行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