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正在外地出差的张祥青立即通过电话召开董事会会议,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1000万。5月18日在央视,他再次代表家族企业——荣程联合钢铁集团向灾区追加捐款至1个亿!
了解张祥青的人相信,此时此刻,这样的义举,对张祥青来说,不是偶然,更不是冲动。
1976 年7月28日3时42分,唐山大地震,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
残酷而惨烈的唐山大地震给张祥青带来的是无法抹去的创伤,但灾后政府与同胞的支援和救助所带来的温暖,同样让他无法忘怀。
张祥青是唐山大地震遗孤,当年地震发生时他才8岁,他是躲在母亲的臂弯中才得以幸存的。因此,他对地震有着刻骨铭心的感触,对社会各界有着异于常人的感恩和敬重,对灾区人民有着发自心底最深处的同情和关心,对灾后重建工作有着最大程度的关注。张祥青说:“至今我还能回想起解放军为我们建房、分发救灾物资的情景。他们每天天亮来,天黑走,不吃一口我们的食物。我现在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支援灾区建设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目前,荣程钢铁仍未上市,在一家网络投行论坛上,有投行人士呼吁:“以后谁要是拿下天津荣程钢铁上市承销的单子,建议承销费全部捐了。”如果荣程钢铁真去上市,我们相信,一定会有这样的保荐人出现,愿意免费为张祥青做承销。
亿元捐助
在2007年张祥青已凭130亿身家,上榜胡润百富榜第45位,当时他只是一个低调的富豪,直到此次四川汶川地震,他向地震灾区捐赠,人们才知道他原来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孤儿。
曾经的不幸经历,激发了张祥青的奋斗精神。多年后,他缔造了荣程钢铁。
荣程钢铁坐落于天津津南区,是一家跨地区经营、以钢铁为主业的集合型私有企业集团,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荣程钢铁位列第202位,在天津百强私营企业中位列第一。截至2007年,荣程钢铁总资产达100多亿元,净利润15亿元,员工7000余人。
幼年的记忆塑造了张祥青乐善好施的性格。荣程钢铁的员工说,张祥青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财富是大家的,是社会的”。
2002年,在唐山市丰南区煤河治理中,张祥青一次性捐款230万元,确保了这一民心工程如期完工。如今,煤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成为唐山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
2003年抗“非典”期间,张祥青投入上百万元,为4000多名员工购买了增强免疫力的药品。他还带头向天津市卫生局捐款10万元,向津南区卫生系统捐助医疗器械、药品总价值达38万元。
白手起家
大多数的15岁的少年还在父母的羽翼下无忧无虑地生活,而这个年纪的张祥青,受政府照顾,进入唐山的一家铁厂当了一名工人,结束了边上学边捡垃圾、割猪草、卖冰棍的日子。
回忆轧钢工人的生活,张祥青说:“很热,很原始,光着膀子,火红的钢坯出来,浑身汗如雨下。冬天背后冷风刺骨,累得靠着带着余温的钢坯就能睡着。”不过,当时少不更事的张祥青无论干什么都觉得有意思,铁厂不仅磨炼了他的毅力,也让他学会了独自在社会上生存,学会了如何适应环境。
铁厂开启了张祥青人生的大门。或许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身体上也已烙上铁厂永久的烙印。
就在上班的第12天,一块火红的钢渣迎面飞溅而来,正好卡在张祥青的护目镜上,永远烧掉了张祥青左边的半条眉毛。不幸中又幸运地落下的这个容貌上的缺陷,差点影响了他的婚姻,还断送了他当兵的梦。
到18岁时,刚刚成年的张祥青结束了铁厂的工作,到三哥当兵的地方——石家庄学习做豆腐的手艺,他期望能做点小生意,摆脱生活的贫困。学习归来,张祥青开始一个人单过,他起早贪黑地做豆腐,然而,人生失败的教训却从这里开始。
从南方师傅那儿学来的做豆腐技术并不受当地人欢迎,成本也不低。张祥青在走街串巷时碰到一个同行老前辈,他恳求人家:“大爷,您的豆腐好吃,我学学成不?”善良淳朴的大爷吃了张祥青请的一顿饺子,就收下了这个学徒。迄今,张祥青仍和师傅保持着亲人般的关系。
1991年,靠磨豆腐、卖早点攒起1万元的张祥青夫妇,终于成了万元户。听朋友说倒腾废钢能赚钱,张祥青就把家里的小买卖交给爱人张荣华打理,自己开始介入废钢生意。他怀揣家里仅有的1万元,加上从岳父、哥哥、姐姐那里拼凑来的,共计1.8万元,北上北京。没想到,第一笔生意就把自己的1万元全部赔光。“第一车废钢,人家说‘虽然质量不好但能用,以后给你好的’”,初入商海的张祥青回到唐山一看货,立即明白自己吃了轻信的亏。
天生不服输的张祥青却认为,生意亏了反而要做下去。当时做废钢生意的人很多,关系错综复杂。新加入者很难生存。然而,能在这一行里赚到百万身家的,惟有意志刚强者。当时,张祥青每星期往返北京三趟,从北京押货,傍晚出发,到家已是凌晨三四点,早上七八点就得起来卖货,当天夜里再赶到北京,“累到头发都是躺在炕沿上让老婆给洗”,张祥青言。
1993年,张祥青赚到了300万。随后国内整个钢铁市场低迷,废钢是卖给钢厂做原料的,而很多钢厂纷纷倒闭,废钢卖出去收不回钱,工人半年开不了工资,产业的上下游互为债主,整个行业陷于三角债之中。扛到1995年,张祥青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废钢生意给了张祥青享用一辈子的经验:一条路走久了肯定会死,因为市场就那么大,人越来越多,所以就要变革,寻找新路。
1995年前后,张祥青自己开烧结厂,“仍然走的是捡垃圾的老路子,不同的是目光从首钢垃圾山中的废钢转向烟尘中的铁泥。”这一转折,让张祥青的一条腿迈进了实业的大门。
1998年,张祥青、张荣华成立了河北丰南冀发特种钢材有限公司;1999年,张祥青又在河北成立了现在的唐山市合利钢铁厂。“我们董事长雷厉风行、举枪就打、决断果敢。”荣程联合钢铁集团的一位高管这样评价自己的董事长。而上述两个动作,或许可以被视为张祥青进入实业的标志。
2001年,张祥青的“钢铁帝国梦”迎来了最大机遇,他投资2.8亿收购了天津一家倒闭的钢厂——天津渤海冶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之后组建了现在的荣钢集团。从获知信息、联系洽谈到最后合同生效,只用了短短的14天,这一速度让业界目瞪口呆。
“当年天津的这个厂子,到处都是芦苇和水坑,众多设备都已锈迹斑斑,周围的村民在厂子里抓野兔,放牲畜。”一位荣钢集团的老员工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
“我一夜睡不着,翻来覆去地考虑将来怎样才能成功,发展的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张祥青说,当时他把在河北的两个钢厂能动用的资金全部投到了天津。张祥青坚信,未来的钢厂肯定是要临海的。
事实证明,我国的钢铁行业正纷纷向沿海地区布局,铁矿石每年进口量约4亿吨,而在当时,进口量尚不足2000万吨,天津刚刚确定了建设铁矿石大港口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