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共管理以及舆情分析者而言,网络新流行语是时刻存在的一种略带狡黠的嘲讽与追问
“关我×事,我是出来做俯卧撑的!”“做着俯卧撑去张家界打酱油。”“自从做了俯卧撑,腰也不痛了,背也不酸了,打酱油也有劲了。”继“打酱油”之后,网络又出现新的流行语——做俯卧撑。
“做俯卧撑”这一词语于7月1日先在天涯社区上呈井喷式爆发,后来在各大网站出现。据调查,最早恶搞“做俯卧撑”的帖子出现在7月1日19时59分,网友“流芳苑主”发表了《吃面要吃雪菜肉丝,运动要做俯卧撑!身体倍儿棒!》的帖子,网友纷纷效仿恶搞“做俯卧撑”。
游走于虚拟江湖,啸聚于网络山头,“新流行语”正以其独特的智慧表达方式,成为既让人会心一笑,又能够逮获极大认同的网络交际手段。今年以来,先后流行于网络间的新流行语就有“很黄很暴力”、“很傻很天真”、“虎躯一震,三分走人”等,及至“打酱油”、“做俯卧撑”出现,我们发现这些新流行语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来自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同时无一例外成为一种观点与立场,以及一种批评的力量,因此也成为一种另类的民意表达。这是网络新流行语之所以得以流行的“密码”。
以“做俯卧撑”为例,它直接起源于“6·28”瓮安事件。6月28日,贵州瓮安县出现严重打砸抢烧突发性事件。关于事情起因和经过,网上一度有各种传言。7月1日晚,贵州召开新闻发布会。贵州省公安厅发言人在介绍调查情况时说到,当晚10时许,即在李树芬溺水之前,与其同玩的刘某曾制止过其跳河行为,见李心情平静下来,刘“便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新闻发布会几分钟后,“做俯卧撑”一语即开始流行于网络。显然,作为一种民意的表达,网民恶搞“做俯卧撑”,既是对李树芬死因的关注,也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间接地表达对于“刘某晚上10点在大桥上做俯卧撑”这一离奇做法的质疑。由此而言,“做俯卧撑”成为网络流行语,正是一种世道人心的展示。
世道者,乃指社会之风气;人心者,乃指人们之思想。世道人心之谓,其实就是现今人们所称的“社会心理学”,或“公共舆论学”。在这一点上,或许“打酱油”一语本身就是一种恰当的阐释。不久前,广州电视台在街头随机采访市民,问及“请问你对艳照门有什么看法?对CGX等明星又有什么看法?”某男性受访者从容应答:“关我×事,我出来打酱油的……”“酱油男”、“酱油族”等网络用语也因此派生。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共有的社会心理与公共舆论情势。
处于舆论被引导的时代,网络新流行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切口”与“暗号”,今天我们又将怎样来面对网络流行语所代表的世道人心?对于公共管理以及舆情分析者而言,它们是时刻存在的一种略带狡黠的嘲讽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