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07年我国木浆各年进口量
从2007年起,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全国大批不合格的造纸厂被当地政府关停,这导致纸张供应量减少,国内纸产品供不应求,成品纸价格上涨,下游印刷业受此影响业务萎缩,甚至破产。
从今年6月份的市场反映来看,经过短暂的调试后,国内纸业市场供求已经逐步趋于平稳。但是,面对国际原料价格上涨、国内环保政策紧缩等现实,那些存活下来的造纸企业仍面临重重考验。
产业结构仍需优化
目前,在世界上先进造纸工业国家中,造纸原料构成木浆比例占90%以上。而中国造纸行业原料构成中,木浆仅占不到20%的比例。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共有一万多家造纸企业,其中90%以上为一万吨以下的小厂,生产原料主要以草浆为主。这不仅限制了造纸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步伐,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进入新世纪,中国开始加大环保的力度,关闭了大量的小型造纸厂。到2007年末,中国造纸企业数量下降到3600多家,平均规模为1.4万吨。
国内造纸行业专家刘涛认为:“我国造纸业与国外造纸业相比较,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产业结构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外造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浆,木浆造纸不仅节能、污染易于处理,木浆造出的纸质量也相对较高;而我国造纸的主要原料是非木浆占绝大多数,其中污染较为严重的草浆造纸占绝对多数。”
目前,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市场需求量旺盛,所以,对于国内造纸企业来说,未来发展空间不能小视。
随着国内造纸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木浆的需求量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我国造纸木浆大部分依靠进口。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木浆进口量从2000年的335万吨逐步增加到2007年的838.6万吨,年平均增幅达到22%,远远超过同期中国纸业的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速度。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进口木浆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净进口量的20.6%。
但是另一方面,世界市场木浆总体的供应量增幅却不大。近年来,世界主要木材出口国都在缩减本国的木材出口量,供求关系出现巨大缺口。
“过分依赖进口木浆,也不是造纸业发展的长久之计。”业内人士孙国庆在接受网络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中国的一些造纸企业也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搞林纸结合浆纸一体化工程,这或许是个突破口。”
林纸一体化之路艰难曲折
纵观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林纸一体化模式在美国和瑞典都取得明显成效。美国木浆造纸产量占全世界的1/3,但是美国森林的蓄积并没有因为造纸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反而在客观上促进了造纸技术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过渡破坏。瑞典是一个造纸发达的国家,但是在近100年的时间里,瑞典的林木生长量却增加了2倍。
目前,中国造纸林纸一体化项目主要集中在南方和东北的一些林区。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相关体制不完善、企业急功近利等原因,虽然林纸一体化倡导推行至今已有7年,但是成效却并不明显,甚至还出现了部分企业破坏了当地原有的森林资源的情况。
印尼的金光APP是最早在中国推行林纸一体化的造纸企业之一。早在1995年和1997年,就分别与云南省和海南省签署相关协议进行培育人工林,推行林纸一体化。但在2004年,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就发布公告,纰漏金光APP在云南毁林的事实。2005年,国内一些媒体又曝光其在海南省毁林的事实。
然而,破坏生态平衡的不仅金光APP一家。在北方一些生态比较脆弱的地方,一些造纸企业打着种植沙柳、造福生态的旗号获得有关部门的审批,在一些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建立造纸企业,其实质与金光同出一辙。不同的是金光APP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丰富、物美价廉、甚至免费的原材料,而这些企业是为了逃避环保政策的高压。
在中国,林纸一体化也许是个很好选择,但是更多的是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诧异的目光。而且,在林纸一体化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众多的困难。
目前,一大批国内外造纸巨头在中国的云南、广西和江苏等地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包括印尼金光APP、芬兰芬欧汇川和国内的晨鸣、玖龙等行业龙头。但毁林的悲剧是否会被重复?地方政府的执法能力和企业的良知在利益面前是否经得起考验?还有待观察。
环保促使造纸业艰难转型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强,一些原本没有安装污水处理设备或者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企业,开始有意识地去积极配合国家的政策。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关闭小造纸厂2000多家,一大批产能不足和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被政府强行关停。大部分企业认识到,企业要发展生存下去,环保这一关必须得过。一些原本没有安装污水处理设备的企业开始着手修建污水处理厂,一些原本处理能力不足和处理不彻底的企业开始着手改进污水处理设备,力求在这轮竞赛中站住脚跟。
“为了治理污水,我们的钱花了无数了。”说起公司的环保问题,河北玉晶集团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晶纸业)的武经理显得颇有些无奈,“张家口市里专家来视察给我们公司推荐一套污水处理设备,说是保证能彻底处理掉污水,我们花几百万上了一套。但是,河北省里的专家来看了以后说不行,这套设备已经过时,目前刚出来一种新设备处理效果比这套好。专家说行我们就上一套,结果又花费上千万元。可是,后来北京专家看了后说,这套设备还不完善,需要购置新的配套设施。我们又去购买了新的配套设施。为了过环保这一关,我们把老本都赔出去了。”
玉晶纸业当初进入张家口沽源县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今天会遇到这么多麻烦。“如果不是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在里面,我们早就撤出来了,现在公司生产已经三年了,连成本都维持不了,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武经理告诉记者。
据武经理介绍,玉晶纸业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企业,2005年开始建设,2006年9月开始生产。当初招商引资的时候,当地政府并没有对环保问题作太多的要求,只要企业能上马,一切都好说。所以,开始生产的时候,大部分的污水经过简单的处理,排放到了企业远处的盐碱地。
但是,随着国家对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大,当地政府和企业都意识到,如果企业要长期生存发展,就必须在环保问题上下大力度。
2007年开始,玉晶纸业开始着手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设备,但是由于受限于各种因素,污水处理厂进展一直相当缓慢,污水得不到有效地、全面地处理。直到今年6月份,一套几经完善的污水处理设备才真正投入使用,也使得久困于环保漩涡中的玉晶纸业逐步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同玉晶纸业一样,全国许多的企业也曾经面临同样的艰难抉择。要想长期发展,造纸企业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被强行关停,要么扩大产能、完善环保设施,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
内蒙古一家造纸企业负责人吉晓军告诉网络报记者:“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长期受到地方政府的特别呵护,习惯了长期污水直排模式,国家突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企业的思维模式一下很难转变过来。
在这之前,有的造纸厂根本就没有环保这个概念。虽然,最初的时候不适应,但是为了企业生存,你必须去适应、去转型。”
造纸企业将何去何从?
国际造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已经成为造纸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不过,就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同时,成品纸的价格也在稳步上扬,两者基本可以抵消成本带来的压力。
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环保的压力。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强,生产企业不得不在环保方面投入更多,不仅改造安装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污水处理厂日常的运行成本也相当高,湖南省岳阳市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魏冰告诉网络报记者:“如果保证环保设备全天候足额运行,企业做到完全消除污染,环保这一项便可能消耗掉企业纯利润的一半,造纸业本来就是一个薄利行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企业根本实现不了盈利,就是整个造纸业也只能通过扩大产能和联合重组来抵御成本压力。”
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淘汰650万吨落后产能。“虽然,这对部分企业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对于中国整个造纸行业来说却是个好事,劣质企业数量和落后产能数量减少,不仅有利于我们造纸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魏冰如是说,“关键就是要看企业能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就要早行动。其实,目前中国的现状,对于造纸业来说,是一个发展壮大的好时机,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机遇。”
内蒙古上都纸业的前身只是个规模不大的小造纸厂,曾屡次因为环保问题而被政府部门责难、关停。“以前环保的问题我们也想搞,但是企业规模有限,面对的问题也很复杂,一方面由于资金缺乏,企业利润根本不足以维持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小型的污水处理设备处理不彻底,如果建大型污水处理厂,我们还没有那么多污水,即便运行,也只能空转,这部分支出企业根本没法承受。”该企业的负责人孙先生告诉网络报记者,“但是后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们也认识到,在造纸这一行业,如果你想做下去,你就必须得做强做大,小打小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05年3月,投资3亿多的上都纸业有限公司成立,全部建成后,产能达6.8万吨。并投资一个多亿建设了配套的污水处理厂。
“其实,目前的形式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国际方面看,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对于主要供应内部市场的国内造纸企业来说,没有太多不利影响,相反我国大部分木浆依赖进口,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从国内方面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强,促进了我国造纸业产业结构和品质的升级,同时,国内纸业市场持续旺盛,为造纸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很好机会。”吉晓军说。
“林纸一体化是个很好的模式,政府要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实施过程中监管不能缺失,如果任由企业自己去搞,这条路肯定走不长,还会对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目前,我国实施这一项目主要是几家外资企业和国内造纸龙头企业,而大部分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弱小,根本没有力量去做。这就需要我国的造纸企业进一步联合或者重组。”吉晓军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