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帽子  祝永亮  136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城事旅游 » 正文

青海贵德人:江南风韵 黄土气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16  浏览次数:171
核心提示:贵德明清建筑 黄河谷地的敦厚与内敛 贵德地处黄河上游谷地,占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素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誉。又因盛产


贵德明清建筑

黄河谷地的敦厚与内敛

贵德地处黄河上游谷地,占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素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誉。又因盛产长把梨,亦称梨乡。

贵德是一个以羌藏文化为远背景,中原文化为近背景的农业区。境内以汉族、藏族和回族为主体民族。现有的汉族,多为明代以来从内地陆续迁来。贵德最早的土著汉族现只分布在王屯、周屯、刘屯等山乡,语音很特别。

贵德是黄河上游最大的灌区,典型的灌溉农业。水土条件好,农民精于稼穑和园艺,优质的冬小麦面粉和花色繁多的果品,是当地人的口福,让外地人羡慕不已。

和青海东部其他县邑不同,由于昆仑山的支脉———西倾山的余脉拉脊山的阻隔,贵德社会长期处在封闭环境中,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条件,造成这一方水土上特殊的地域文化心理。朴实、内敛、含蓄和保守是其特征之一。

儒家文化在这里影响很深。这里的汉族人对于儒家的价值观有普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浓厚的农本观念和伦理观念。前者长期以来成为当地人改变生活方式的观念性障碍;后者使得家庭关系中法度井然。在社会交往中,重然诺,讲诚信,是贵德人所崇尚的品格。在家庭关系中,讲究长幼有序,在乎辈分界限,不喜越位。过去,通婚联姻都在封闭的内环境中进行,造成区域内繁复密致的亲缘网络。随便一伙儿贵德人相聚,如果顺藤摸瓜地梳理家族渊源,常会发现原来彼此都沾亲带故。这一特殊的因素使得贵德人语言较为干净。在人多的场合出言谨慎,跟人交谈时自觉提防着脏话。即使发生了语言冲突,事后也在担心,跟自己吵架的那个人说不定就是远房亲戚。初到省城的贵德人,对于西宁人说话大不咧咧、不看场合辈分随意带“把子”(脏话)的习惯会惊诧不解。

贵德的文化教育开发较早。虽属僻地小邑,但贵德人的整体文化素质较好,又因为勤谨,诚实,在外工作的人一般都为社会认可。

贵德人做事不喜欢张扬,淡漠于“抓耳朵”(抓名声)。说话实在,不喜欢“弯弯绕”,也鄙视夸夸其谈的人。对于一切廉价的热情,概以三个字表示轻蔑:“甜腥腥”(读甜醒行)。

贵德人不擅应酬。待人饷客的诚意全在行动,缺少城市人那种嘴皮子功夫。在乡下,常有这样的现象:客人已经吃饱,主人苦苦夺碗,争执之间几乎把碗掰断。又因为说话“口茬硬”,热情的劝让在外地人看来倒像是严辞相迫。

贵德人保守。自古以来鲜有闯荡世界成就大事者。

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贵德人恋家意识强。即使贫困,也不太乐于到大山外边去谋生,被外地人讥为“恋家羊”。比起一山之隔的湟中人,贵德人的吃苦精神较差。有一则未经核实的传闻:某年,昆仑山改造公路,东部各县都有民工结队去打工。海拔高、苦大,日子难熬。半个月后,贵德人率先卷铺盖撤离。然后是其它县的人,坚持到最后的是循化的撒拉人。

由于受游牧民族习俗的影响,贵德汉族人在婚丧嫁娶方面的礼仪简化了不少。有关时序节庆的应景也少。与湟中、西宁、乐都等地一比,贵德人发现人家还有那么多繁琐的讲究。

贵德汉人说话,受藏语语言结构的影响大,倒装句比比皆是:“我发个理去。”“你觉一会儿睡了再走。”汉族语言中融入了相当多的藏语语汇,日常交流中频频使用,仿佛已成了汉语的一部分。

例一:“尕娃尕是尕,心里果巴有哩。”(“果巴”,意为主意。)

例二:“你光给父母亲做工作还不成,码卡丫头要情愿哩。”(码卡,意为关键。注意:码卡不是卡码,后者指办法、原则、原理。)

例三:“下午准备发言的人多,单巴你要说哩。”(单巴,意为主要。)

例四:“小伙子攒劲。模样跟刘德华阿那码那。”(阿那码那,意为一模一样。)

从根本上说,一个群体的观念、习惯、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无一不是存在条件的产物。改革开放多年,贵德人的存在条件变了不少,人也在变。至于变的结果,能否扬弃应该扬弃的,保留应该保留的,那可不是一个能够简单预测的问题了。(作者:罗炯)

贵德方言

-攒麻:表示能干、泼辣。如:这个小伙子攒麻啊!

-有俩:形容词后面的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如:太阳红着有俩。

-溜嘎:讨好,巴结的意思。如:“人家把局长溜嘎着哩。”

-绷吃:表示费劲,不顺当。如:这个沙发太大了,往楼上抬哈绷吃啊。

-撩嘎:小范围的、积极的张罗。如:“下午亲戚要来,小两口儿正撩嘎着哩。”“明天他们家的孩子要过生日,家里人正在撩嘎着哩。

-垱垱:土坑。

贵德历史名人一览(部分)

-张培元,字子亭,贵德县人。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生于河阴镇,父亲张升,贡生出身,长文学、善书法。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有学者评价他是“新疆军界的元老,政界的重要人物。他可以称为中国旧式军人的典型,忠诚刚直,重然诺而轻生死,言出必信,信必有果。”

-宁克诚:河阴人。面对清朝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积极联合各界人士,向政府请命,。

-赵廷选:清末贡生(1855-1938)。学士渊博、擅长书法。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多方收集史料,完成了贵德县志稿。

-张治铭,字荫西(1906-1988),号野逸、野愚、石精子等。少时家贫,勤奋好学,颖悟过人,为前清秀才宁赞臣先生慧眼所识格外教导,广泛涉猎儒学、文学、史学。

司马剑说贵德人

司马剑是刘水的笔名,西海都市报社《北山茶园》“园主”。曾在贵德工作16年,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那片土地上。他说,他对贵德的风土人情略有所知,由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缘故,一直关注贵德、关心那里的人。虽然离开那里已经十多年了,可他依然守望那片让他魂牵梦萦的热土。

记者:说起贵德县,好多青海人都知道那里是旅游的好地方,是青海的小江南。您在贵德工作了16年,现在回去后有什么感受?

刘水:认识和交往的误区之一是,你自认为十分熟悉的对象,时常会呈现出令人陌生,让你惊诧的一面或多面。河阴镇就是这样。我在那里工作了十多年,离开那里也才十几年的时间,我曾自诩像熟悉自己的手掌一样熟悉贵德。但是,我每一次采访都会惊讶地发现,河阴的变化超过了我的想象,熟悉的陌生,让我对多年积累起来的常识和逻辑推理能力产生了怀疑———这是我印象中,并时时回来探看的河阴吗?离开贵德的10年里,那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变化不仅表现在楼房多了,马路宽了,城镇人口多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和10年前相比,贵德人变得更加的自信,更具有一种开放和创新的意识和行动,这是最令人可喜的。

记者:在青海历史人物传记中,我们很难寻觅贵德人的踪迹。但是,在当今省上的众多文人学者中,却有不少人是贵德人。而且,2005年,贵德县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之一,这种现象对贵德人的文化心理有何影响?

刘水:其实,贵德文化是高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一片肥沃的土地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是文明孕育和发展的摇篮。流经贵德县的黄河就是这样一条河流。虽然,青海历史人物传记中很少有贵德人,但是这不能说明贵德就缺乏文化,这与全国文化先进县是不矛盾的。你看,尕让乡亦杂石村可以说是贵德文化的一个缩影,这里土秀才很多,要去这个村子,你要有三个“提悬”。一个是走路脚要提悬,因为路上石头多,表示环境艰苦;第二个是吃饭时牙要提悬,碗里时不时有沙子,表明生活艰苦;第三个是说话时心要提悬,老人们非常讲究,说话时常常用“敢问”“贵庚几何”等文言词语。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贵德人非常崇尚文化。

记者:你说贵德人崇尚文化,这种现象对贵德人有何影响?

刘水:说实在的,贵德人崇尚文化,但同时也有点自负。我在贵德工作时常常发现贵德人看不起没有文化的人,说一个人没有文化时他们会说:“他那是妄辩。”轻视对方。但是,对有文化的人他们却非常崇拜,甚至有点嫉妒。我和贵德的学者王文泸曾经寒暄过,他和我有同样的观点。什么是文化人?文化人的标准就是“大儒”。也就是说,所谓的文化人,一定要有他的思想,要有大胸襟、大气度和开阔的视野,并不是死记硬背了一些文史资料就是文化人了。也许,贵德人受到农耕文化影响太深的缘故,往往有点封闭,不太接受新鲜的事物。

记者:有人说,贵德人不愿意吃苦,乡土观念非常重,您怎么看?

刘水:确实这样。前些年,修路的包工头招人时,互助人、循化人、湟中人看见包工头的车后二话不说背上包就上车了,贵德人往往要问干什么活,工资多少,然后泪水涟涟地离开亲人去干活。等到了工地,互助人和循化人、湟中人苦性大,一下车就拿着铁锹干活,贵德人往往下车后,先要支起锅灶做饭,如果时间容许,还要煮一锅手抓羊肉,他们几乎要把下苦变成了野游和野炊。贵德人不能吃苦的这一点,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据《贵德县志》记载,贵德县的三河地区很少有过自然灾害,春天播种完就万事大吉,等着秋天丰收就可以了。这种环境造成了贵德人懒散的性格,他们不愿意离家受苦,没有多大苦性。所以,他们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

记者:对于贵德人的封闭,能不能谈具体一点?

刘水:就拿一个例子来说。上个世纪80年代中,贵德县来了个迪斯科乐队,贵德人对演员们穿着的紧身牛仔裤惊诧万分,对女演员们的化妆评头论足,认为这是世风日下,应该把他们从贵德赶出去。但是,这几年我回贵德时发现,那里的很多人都在穿牛仔裤,大街上的女人们都化妆了,而且还穿着很时尚。

记者:贵德县是一个旅游大县。旅游业的发展对贵德人有什么影响?

刘水:旅游业对贵德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人说,旅游业的发展让不善于交际的贵德人变得精明,淳朴渐渐离贵德人远了。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旅游业给贵德人带来更多的是益处。贵德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敢于接受先进的文化,勇敢接受外来信息,充满自信。原先,要通过黄河天堑只有一条浮桥,交通不便造成了贵德人的闭塞。今天,便利的交通等多种因素,让贵德这个地方充满了不同地域的文化。所以,今天贵德人的自信和开放让我觉得对他们有点陌生。熟悉的陌生,这或许就是贵德的另一种魅力。不断创新,不断给人惊喜的贵德,才会永远具有迷人的魅力。(作者:祁万强)

七嘴八舌说贵德人

●青海师范大学何争流说:“贵德是个好地方,那里既有高原景色的粗犷与博大,又有江南风光的娟秀与文静。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贵德人,他们忠厚老实,非常实诚。”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康先生说:“也许是受到了旅游经济的影响,贵德人慢慢在发生着变化。前几年,我到贵德感觉那里的人非常淳朴,可这几年贵德人逐渐在向钱看。”

●西宁市老干部大学王纯仁说:“贵德县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古建筑群,这些历史遗迹表明这里是高原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贵德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书法家李成安说:“在与贵德人交往的时候,总感觉与他们很难交往,他们常常不善言辞,仿佛要拒你以千里之外。”

平常心看自己

●贵德人赵建国说:“贵德人不排外,但是不够团结,老乡观念比较淡漠;崇尚文化,但同时又轻视技术,非常的矛盾。”

●青海民族学院王老师说:“贵德人重视农耕文明,不太主张经商。这几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才慢慢发生了变化。”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君奇说:“玉皇阁古建筑群集儒、道、佛、神为一体,捐弃门户之见,并存相依,它的格局国内罕见。整体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形式,富丽堂皇,布局国内罕见,极具历史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这些说明贵德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响,从而也造就了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李先生说:“我是贵德人,在省城工作多年了,总觉得贵德人相对青海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死板,不活套,不愿与人主动交往。”

●贵德人张志忠说:“贵德人爱学习,重视文化教育。同时,他们在为人处事时不愿出风头,做人比较低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