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开始放缓。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表示,出于成本上涨等原因,下半年我国纺服出口格局有可能出现三大变化:增幅继续放缓,内销比重上升;产品档次提高,价格上涨;市场结构更加多元。
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共出口纺织品服装589.57亿美元,同比增长15.77%,增幅同比回落8.78个百分点,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速度今年开始放缓。
“受人民币快速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存贷款利率提高、棉花(14790,-80,-0.54%)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煤油电价格上涨、工资成本上升、节能减排投入增加以及贸易摩擦风险加大等因素影响,下半年我国纺织品出口结构调整的步伐将会加快。”孙淮滨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纺织企业普遍认为,政策调整带来的行业利空压力,可能导致下半年纺服业在出口比重降低的同时,内销比重明显上升。
“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逐渐从外销市场独腿走路转向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以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一些企业希望先积累内销经验,这样在形势需要的时候就能够顺利实现企业转型。”一位业内人士说。
扭转低价恶性竞争
国家发改委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提到,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业内销比重提高了1.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有所上升。
“价格上升的趋势下半年有可能更加明显,”孙淮滨说,“我国纺织出口企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档次、质量、附加值的提高,这样他们在要求提价,要求外商共同承担政策和成本上涨压力时,会更有说服力。”
目前大多数企业通过订单提价的方式来消化纺服业的减利因素,这种手段虽直接可行,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深层次来看,国家宏观调控形成的“淹水效应”,将让一些产品附加值低的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市场,从而扭转多数企业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状态。
保持理性出口节奏
今明年底,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将分别到期。专家提醒,在利好的同时,可能出现的更加严格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将成为中国纺织品出口面对的新挑战。
近日有报道称,欧盟计划联合监控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并称这是避免出现新的贸易紧张局面的关键,新机制将与欧盟的进口许可监控并行。一位纺织出口企业负责人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关键是调整好自身的出口结构,即使取消了配额限制,也不能“赔钱赚吆喝”。
“我国纺织出口企业已渐渐意识到,并不是放量出口就会得到市场份额,出口增长过快很可能引起新的贸易摩擦,给行业带来损害。”孙淮滨认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今后将保持更加理性的出口节奏,更加注重产品的多元化和市场结构的合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