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股市大小非解禁问题忽然被提上了所有财经媒体的头条,事实上,深交所主板的数字颇有其代表性:2008年大小非解禁的规模与未来相比,远远未达到高峰。而与2007年末74.32%的减持比例来说,2008年的减持力度也“未见其汹涌”。
新浪财经讯 根据深交所9日发布的报告,截至2008年4月,深市主板42.64%解除限售股被减持。2009年深市主板公司进入解禁高峰:共有412亿股限售股面临解禁,而2008年这一数字预计为225亿股。
2007年减持汹涌 2009年解禁触峰
该报告称,自2006年8月第一笔解除限售开始至2008年4月24日,深市主板解除限售股份共计193.86亿股,减持82.66亿股,占解除限售总额的42.64%。从时间分布看,股东减持主要在2007年,共减持67.78亿股,占总减持额的82%。
预计深市主板2008年因股改产生的限售股解禁规模为225亿股,比2007年增长53.06%;2009年和2010年的解禁规模分别为412亿股和136亿股,2011年为149.8亿股(注:未包括每年因非公开发行、增发而导致的新的限售股)。
大小非解禁不是股市下跌主要原因
根据深交所数据,大小非减持股数最高的2007年4月共计13.32亿,该月是深证综指涨幅最高的一个月(涨33.63%);减持股数占市场总成交易比例最高的是2007年12月,占总成交量的1.184%,而该月深证综指上涨17.04%。平均而言,每月减持股份总量占交易总量的比例仅为0.538%。
深交所因此认为,大小非通过减持股份卖出的数量十分有限,不是导致当前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
业绩越好的公司减持越少
深交所数据显示所示,每股收益最低的上市公司是“减持股份占解除限售股份”比例最高的,可见业绩较差的公司股东减持较多,而每股收益>1元的上市公司中,“减持股份占解除限售股份”比例不到20%,即业绩较好的公司股东减持较少。
小非减持的比例明显超过大非
数据还显示,做为产业投资人的大非倾向于持有股份,而做为财务投资人的小非是以股权投资盈利为目的,基本上并不打算长期持有,是减持的主要力量。
另外,超过60%公司的小非减持的数量达到解限比例的50%以上, 有39家公司的小非将解除限售的股份全部售出。
股价大涨和大跌的公司减持较少
根据统计,个股的减持影响了股价,同时,股价的波动也影响了股东的减持。
股价涨幅超过50%的公司,股东对公司未来前景看好,因此减持比例较小;股价跌幅超过50%的公司,股东有惜售心态,减持比例也比较小;个股跌幅在-10%至-50%区间的公司,大小非减持量最大。
预披露制度对减持有抑制作用
深交所数据显示,减持预披露制度实施之前,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为19亿股,而在预披露制度实施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不到1.7亿股,减持情况有大大减少。
深交所于2008年1月16日修订了《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备忘录第16号——解除限售》,备忘录引入控股股东减持预披露制度,规定“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其限售股份解除限售时应同时披露对所持解除限售股份的持有意图。” (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