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火热的季节,也是猎头公司活跃的季节,2008年5月,来自丰田北美的一则消息让美国底特律的几家猎头公司大喜过望,个个磨拳擦掌。
丰田北美发言人夏威尔·多米尼西(XavierDominicis)5月初证实,9位丰田美国负责销售的高管即将在2008年夏季退休,9位退休人员在丰田公司工作都超过了20年,退休计划已确定,大部分人将在7月1日退休,其中部分职位因为岗位调整及部门合并可能会无人填补。
在9位退休人员中,64岁的丰田美国销售公司高级副总裁及行政主管戴福·伊里沃斯(DaveIllingworth)是一位在丰田服役30年的“老兵”,当年丰田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在美国发布时,他曾扮演重要角色,此外,他还曾经在销售、金融、市场、战略及产品规划等部门担任高管角色。
另一位年满64岁的退休人员是吉姆·奥斯特(JimAust),担任过丰田赛车事业部副总裁、汽车拉力赛拓展部及高性能零部件分部总裁及CEO。作为一名为丰田工作了31年员工,他目睹了丰田成功地在美国国家赛车联合会NASCAR举办的“Craftsmen卡车系列赛”上的首度亮相,以及丰田轿车成功打入NASCAR“Sprint杯”轿车拉力赛及全国系列拉力赛。NASCAR是美国国家赛车联合会的英文简称,这项赛车运动起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南部,在美国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而同样为64岁销售副总裁杜得利·霍里(DudleyHawley)工作时间最长,他从1967年就开始为丰田服务。
其他将要退休的人员包括:56岁的阿兰·得卡尔(AlanDeCarr),集团副总裁及丰田物流公司总经理;57岁的肯·戈塔拉(KenGoltara),商务技术支持部副总裁;53岁的迈克·莫里逊(MikeMorrison),丰田大学副校长;59岁的马瑞安·达特利(MarianDuntley),海关业务部运营经理;61岁的吉姆·冯克尔(JimFinkel),汽车物流管理计划部运营经理;57岁的格罗雷·贾恩(GloriaJahn),商务支持服务部运营经理。
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丰田北美最“豪华”的退休名单。美国StrategicVision咨询公司总裁阿力克桑德·爱得华(AlexanderEdwards)说,丰田在北美能取得今天的地位离不开此次引退的9人,凭借良好业绩,他们依然会是丰田竞争车企竞相争抢的“香饽饽”。
爱得华兹的断言并非空穴来风。
就在这份退休名单公布后不久,零部件厂商德纳DANA证实,已正式任命丰田退休高管格雷·堪维斯(GaryConvis)为CEO,德纳希望堪维斯帮助公司解决运营上的短板,正是运营方面的诸多不足导致两年前德纳申请破产保护。堪维斯在丰田工作了25年,曾经负责丰田北美的生产,从丰田退休后于2008年1月被德纳任命为董事会成员。
因此,这9位负责销售的高管无疑会成为猎头们追逐的目标,因为在美国三大汽车厂商的市场份额一天天被日本厂商蚕食的背景下,丰田即将退休的9位销售高管对美国三大汽车的诱惑力就不言而喻了。
美国车厂的“黄埔军校”
近年来,丰田对底特律三巨头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2007年,丰田在北美的销量达到了262万辆,同比增长3%,已超过福特成为美国市场第二大品牌。2008年一季度丰田全球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7%,达到241万辆,超过通用的225万辆成为全球第一。目前丰田汽车海外市场利润中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北美市场。
为了不在家门口输给丰田,甚至要扭转颓势,美国三大想尽了各种办法,包括裁员、削减生产成本、与工会谈判减轻退休人员造成的包袱等。当然,也同时学习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只是丰田的方式不是太容易学到或者做到。还有一种效果明显但比较损人的招数就是挖丰田的“墙脚”,这种局面已持续多年,而近年来更是愈演愈烈。
2008年5月初,克莱斯勒发言人凯文·弗雷泽(KevinFrazier)对外证实,丰田北美工程制造对外合作部总经理西格玛·休伯(SigmundHuber)已于5月1日正式就任克莱斯勒供应关系部负责人。休伯在丰田工作了9年,曾经负责丰田采购业务工作。他将直接向克莱斯勒负责采购的执行副总约翰·坎皮(JohnCampi)汇报工作。
丰田北美高管的被挖走可追溯到2004年9月,当时丰田印第安纳州普林斯顿工厂质保总经理道格拉斯·拜茨转投日产北美公司,担任产品质量副总裁。而丰田高管的被集中挖走在2007年表现最甚。
最让业界震动的当属在丰田工作了37年的吉姆·普莱斯(JimPress)被克莱斯勒挖走,于2007年9月出任克莱斯勒总裁及副董事长。而2007年8月,曾任雷克萨斯营销副总裁的梅耶比普莱斯稍早加盟了克莱斯勒。接着是丰田旗下豪华品牌雷克萨斯美国总裁法雷辞职加盟福特。短短的两个月内,丰田失去了三个极为重要的高管。
现年60岁的普莱斯曾是丰田公司中职位最高的美国人。来到克莱斯勒后,他与拉索达一道共同分担总裁的工作职责,直接向克莱斯勒董事会主席兼CEO纳德利汇报工作。普莱斯将负责北美地区的销售、营销、产品策略、服务以及零部件工作。而曾担任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的拉索达则将继续负责制造、采购、供应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
而加盟福特的法雷担任一个新设立的职位——全球营销传播总监,他直接向福特CEO穆拉利汇报。此前,他在丰田和雷克萨斯工作了近20年。在法雷任内,雷克萨斯在北美实现爆发性的增长,并树立了良好的豪华车形象。业内有人曾断言,有朝一日他将成为丰田北美公司最高职位的继任者。
普莱斯、梅耶及法雷堪称是丰田北美的“三驾马车”,在过去10年中,他们为丰田制定出具有较强连贯性的营销及品牌策略,并使丰田产品的高质量及可靠性家喻户晓。三人的合作可谓珠联璧合,而似乎一夜之间,这一“三人组合”彻底瓦解。
丰田似乎成了汽车业的“黄埔军校”。
流失的三大理由
对于丰田北美高管的集中流失,业内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是丰田产品质量的下滑导致员工失去信心。虽然2008年一季度丰田已超过通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然而其制造高质量汽车的名声却遭到质疑。数据显示,2007年丰田召回汽车的数量是其他汽车公司的两倍。
对此《改变世界的机器》杂志联合主编詹姆斯·沃马克(JamesWomack)认为,“丰田一直专注于超过通用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而不是全球最好的汽车公司。现在,丰田应该重新思考他们追求的目标了。”
也有人认为是丰田的企业文化导致了人才流失。决定离开丰田的法雷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表示:“对于在丰田工作20年之久的我来说,选择离开是艰难的决定。但是考虑到作为专业人士未来的发展而言,我还是要下决心离职。”
法雷的同事称,他在最近一次得到升职后相当迷茫。法雷本以为自己能够担任丰田北美总裁,然而这一职位却花落别家。接替2007年9月普莱斯被克莱斯勒挖走后空缺的是早川茂(ShigeruHayakawa)。早川茂1977年加入丰田,效力于公司的公共事务海外部门,2007年他被任命为高级董事兼任丰田北美区行政副总裁,职位仅次于普莱斯。
对于普莱斯的离开,美国一家知名咨询公司负责人、汽车分析师玛彦·凯勒认为,可能因为这位高管看不到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据悉,普莱斯在年过30岁后被提升,但其在丰田主要承担顾问的角色。他是丰田任命的董事会中第一位非日籍人士。“普莱斯自己和丰田都清楚,他没有进一步提拔的可能。”
不过,《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些在丰田工作多年的高管都是美国人,尽管他们的地位已相当显赫,普莱斯甚至是丰田任命的董事会中第一位非日籍人士,但是,当美国本土三大汽车面临困境时,这些人骨子里潜藏的振兴美国本土汽车业的责任感就会萌发出来,这种责任感有时会超越金钱与地位的诱惑,这也许是他们共同选择回归本土汽车厂商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大量高管的流失,尽管丰田方面称,公司拥有很多经验丰富的后备人才可以填补空缺。但对于普莱斯等人的离去,丰田总裁渡边捷昭还是颇感无奈。他尽管表示对接替普莱斯的早川茂“抱以厚望”,但还是表示:“过去我曾希望普莱斯能在我们的管理团队中发挥更大作用,所以现在看见他的离去我感到遗憾。”
而丰田及雷克萨斯品牌经销商、丰田全国经销商委员会前任主席克里斯古罗称:“法雷的离职让我大吃一惊。没有人愿意看到如此出类拔萃的人离开自己的团队。”他表示,法雷和此前投奔克莱斯勒的普莱斯在把美国经销商的意图传达给丰田高层管理者方面功效卓著。
“终身制”曾是丰田引以为荣的留住人才的法宝,但此次北美的遭遇,真正让丰田深刻体会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无奈。以普莱斯为代表的高管人才的集中流失,加上以伊里沃斯为代表的功勋级人物的“批量”退休,很可能使得丰田北美面临着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甚至会因此影响业已下滑的北美销售业绩也未必可知。
按照丰田的计划,在截至2009年3月的财年中将销售汽车906万辆,仅比上年的891万辆多14.7万辆。公司预计除北美市场以外销量都会增长,北美地区销量将下降18.8万辆。
看来,丰田应该考虑好好修补一下业已被挖空的北美“墙脚”了。